雲南大理古生村:“山”“海”間的白族風情
青瓦白牆的民居、干淨整潔的街巷,溪水環流、綠樹成蔭……雲南省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背靠蒼山面朝洱海,已有千年歷史,2014年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山”與“海”間,白族傳統村落的萬種風情被古生村村民李德昌概括為“蒼洱毓秀”四個大字,寫在自家小院的牆上。
李德昌家是一個“三坊一照壁”的四合院,體現了坊、閣、照壁相結合和青瓦白牆的白族傳統建筑風格。院內寬敞明亮,紅花朵朵,綠意盎然。“我在這個院子裡長大,我跟家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有感情。”李德昌的兒子、35歲的李銀東笑著說。
小院外是一條供人騎行、散步的廊道。游客絡繹不絕,他們不時停下來,用手機定格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古生村民族風情濃郁,山清水秀,怎麼拍都好看。”來自黑龍江的游客周玉秋說。
“以前可不是這個樣子。”提起過往,灣橋鎮古生村黨支部書記何橋坤直搖頭。2017年以前,廊道原址上布滿沿湖而建的民房,當時房子直接建到水邊,天然湖岸線遭到破壞,部分房屋的屋頂、外立面也不再是白族風格,風景全無。
近年來,當地政府秉承“依托古生現有山水文脈,保持古生自然格局,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核心理念,按照“保護古建、引導在建、規范未建、改造老建、打擊違建”的工作思路,編制完成村庄白族民居建筑風格整治規劃,嚴格控制新增建筑物的規劃布局、建筑風格和建筑高度,實施風貌整治。
2018年,根據白族民居風貌整治需要,村民何利成家的房子整體后退7米,院子一側的耳房部分拆除,經過修繕,屋頂和外立面恢復為白族民居建筑風格。“得知房子要拆,我曾有抵觸情緒。但轉念一想,我生在古生、長在古生,該為保護村子盡一份力。”何利成說,希望白族傳統民居一代一代傳下去。
與此同時,村內還完成了“三線入地”工程,主要道路硬化、拓寬,對有較重歷史和民族文化底蘊的白族民居古院落進行挂牌保護,對古戲台等文物古跡按照修舊如舊原則進行修繕。
“傳統村落保護需彰顯各個村子特點,避免同質化。”大理大學民族文化研究院教授殷群說,就古生村而言,白族民居人文風貌與蒼山洱海自然景觀是一體的,缺一不可。
近年來,洱海主要水質指標變化趨勢總體向好,古生村村容村貌也不斷提升。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洱海水質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3年評價為優。
現在,李銀東和媳婦在自家的小院裡經營起旅游產品。“今年以來,到古生村的游客多了起來,經常有游客進到家裡,喝上一杯茶。”李銀東說,蒼洱風光、白族風情就是古生村的“金字招牌”,隻要把這兩樣保護好,古生村就有了發展的底氣。
“我們還利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族大本曲來宣傳傳統村落保護。村民給傳統曲調填上新詞進行演唱。”灣橋鎮文化站站長李娟說。
“保護洱海是應當,人人謹記在心腸”“共護人居美環境,建設人居新村庄”……朗朗上口的曲子,古生村裡男女老少都能哼唱幾句。“逢年過節,村裡還會舉行大本曲表演。”李娟說,如今,保護傳統村落、保護洱海生態環境的理念已經隨著大本曲唱進了古生村村民心裡。
據新華社昆明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