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攜手打造科技合作新絲路

2023年05月17日08:43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攜手打造科技合作新絲路

  ◎實習記者 都芃 本報記者 矯陽 實習記者 朱璽

  在哈薩克斯坦南部小城札納塔斯附近,40台風機巍然矗立在戈壁灘上。風吹個不停,巨大的風機葉片轉個不停,源源不斷的電力被輸送至千家萬戶。這個由中國企業國家電投、哈薩克斯坦企業共同投資的產能合作重點能源項目——札納塔斯風電項目,正給當地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只是中國同中亞各國開展一系列科技合作的縮影。

  5月18日,中國—中亞峰會將在陝西省西安市開幕。2000多年來,絲路古道貫通東西,文化交流、文明互鑒,中國與中亞各國共同譜寫了相知相親、互融互通的傳世佳話。如今,科技合作正成為中國與中亞各國之間開展合作的新亮點,雙方正攜手打造一條科技合作新絲路。

  中國能源科技照亮中亞大地

  近年來,哈薩克斯坦大力推動綠色能源發展,中國與其在這一領域開展多項合作,為推動當地能源轉型,助力哈薩克斯坦實現“碳中和”目標作貢獻。

  在東哈薩克斯坦州阿爾泰地區的圖爾古鬆河上,有一座由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承建的圖爾古鬆水電站。該電站年平均發電量7980萬千瓦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7.2萬噸,建成后填補了阿爾泰地區一半的電力缺口,有效緩解了當地電力緊缺情況,大幅降低了當地電力生產成本。值得一提的是,該電站完全採用中國技術、中國標准、中國裝備,實現高度自動化運行,隻需要兩人值班就可保証整個水電站的正常運轉。

  札納塔斯,在哈薩克語中是“新石頭”的意思。這座因磷礦石而興,又因礦產工業沒落而衰的石頭城,正因札納塔斯風電項目煥發新的生機。這個由國家電投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與當地企業共同開發的風電項目,每年可發電約3.5億千瓦時,可節約標准煤約11萬噸。項目的投產有效緩解了哈薩克斯坦南部電力緊缺和南北電力供求失衡的局面。

  “中國的綠色能源不僅點亮了我們個人發展的‘光明之路’,也點亮了我們國家發展的‘光明之路’。”當地員工伊利亞斯曾參與該項目建設,他為中國開發的綠色能源給哈薩克斯坦帶來的發展活力感到由衷的高興。

  “中國速度”鋪就發展道路

  在烏茲別克斯坦,有一個中國企業承建的“總統一號工程”,那便是被稱為中亞第一長隧的卡姆奇克隧道。該隧道是烏茲別克斯坦“安格連—帕普”鐵路全線的重點控制工程,該鐵路也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施工中,中國中鐵隧道局的建設者將中國的交通建設科技帶到烏茲別克斯坦,攻克了中亞最大岩爆區難題。建設團隊與福州大學聯合進行科研攻關,提出了“一測二判三防護”的應對岩爆“三步法”。最終,近10公裡長的岩爆區間內沒有發生一例因岩爆造成的人員傷害。在安全、快速、可靠的中國技術加持下,該條鐵路線順利穿越中亞最大岩爆區。

  這條完全按照中國標准施工的隧道,從開始施工至貫通隻用了短短900天,被當地人稱為“中國速度”。隧道的通車改變了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運輸需繞道他國的窘境,為當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醫藥造福中亞人民

  不久前,在中國科學院中亞藥物研發中心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長達15個月緊張而有序的資料准備以及多輪現場核查,該中心烏茲別克斯坦分部中烏醫藥科技城口服制劑車間順利通過烏茲別克斯坦GMP認証並獲頒証書。

  位於烏茲別克斯坦的中亞藥物研發中心是中科院首批建設的海外科教基地之一,該中心獲批中國—烏茲別克斯坦新藥“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建成中烏醫藥科技城,逐步打造成為集中醫診療、藥物研發、高層次人才培養於一體的綜合性海外基地。目前,由中烏醫藥科技城生產的7個創新藥品種已成功在烏茲別克斯坦臨床廣泛應用,多個自主研發的中藥特色品種在烏茲別克斯坦的臨床研究及其注冊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該中心的依托單位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所長、黨委委員潘世烈表示,新疆理化所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創新藥物研發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促進創新驅動的產業鏈貫通發展,突破一批制約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實現一批重大新藥成果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落地轉化,進一步提升自身在“一帶一路”國家科技合作中的國際影響力。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