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海油觀瀾號”成功並網投產

2023年05月20日11:0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海油觀瀾號”並網投產。受訪者供圖
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海油觀瀾號”並網投產。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杜燕飛)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今日,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海油觀瀾號”成功並入文昌油田群電網,開啟了為海上油氣田輸送綠電的新裡程。

記者了解到,“海油觀瀾號”位於距海南文昌136公裡的海上油田海域,裝機容量7.25兆瓦,由風力發電機、浮式基礎、系泊系統和動態纜組成。整體高度超200米,吃水總重達11000噸,通過9根錨鏈系泊固定在水深120米的海洋深處。其產生的綠色電力通過1條5公裡長動態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投產后,年均發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全部用於油田群生產用電,每年可節約燃料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噸。

專家表示,海上油田電力系統是海上油氣平台的動力命脈,日常生產作業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都要靠其提供穩定的電源。目前國內外海上油田均採用化石能源提供電能,風力發電則為深遠海油田群的用電提供了一種更加綠色的方式。但同時,風力大小的不確定性也給海上油氣平台如何保持電源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指出,統籌推進海上油氣勘探開發與海上風電建設。通過海上風電開發為油氣平台提供綠色電力,替代分散式燃氣或燃油發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形成海上風電與油氣田區域電力系統互補供電模式。

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深遠海風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20億千瓦,潛力巨大,海上風電資源的開發運用是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據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生產部經理秦立峰介紹,為保証風電並網后油田群電網能夠持續平穩運行,文昌油田群打造了“風電+氣電+智慧電網”的一體化供電新模式,將油田群的4個燃料電站與“海油觀瀾號”風電平台融合成一個整體,實現了風電與油田電能的統一控制和管理,形成主動控制與被動響應雙重保障,進而確保油田微電網的安全與穩定,推進了海上風電為海洋油氣電網直供電技術的發展,為深遠海海上風電能源管理和就地消納提供了借鑒。

“希望通過‘海油觀瀾號’實施,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微電網的穩定運行,打造海上風電與海洋油氣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最終通過構建海上零碳油氣田,實現海洋油氣綠色低碳開發,推進傳統油氣與新能源有機融合。”中海油執行副總裁兼新能源部總經理楊雲表示。

(責編:楊曦、高雷)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