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創新積分制:精准破解科技企業融資難題

孫 瑜 劉 垠
2023年06月14日08:5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前不久,武漢新耐視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斌遇到了一件喜憂交織的事——

“公司是做智能激光焊接產品的,今年收到了超出經營規模一倍的訂單。這本來是好事,可企業周轉資金不足,連購買原材料的費用都拿不出來了。”

李斌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正在發愁之際,中信銀行武漢分行通過企業創新積分為公司授信1200萬元,讓他們的生產資金“轉”了起來。

這家公司遇到的難題並非個案。科技企業普遍具有高成長、高風險、輕資產特點,因缺乏質押標的,金融資本往往不願介入。融不到資、融不夠資,成為困擾許多中小企業的“頭號難題”。

2020年,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以下簡稱火炬中心)推出科技金融新型政策工具——企業創新積分制,通過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技術合同成交額、高新技術產品收入、企業承擔科技計劃項目等18項核心指標,對企業精准畫像、精准滴灌、精准培育,破解科技企業融資難題。

企業創新積分制的出現,讓科技企業和金融資本穿越鴻溝,“鏈”在了一起。2022年,全國7.13萬家創新積分企業共獲銀行授信1178.6億元。

一張科技型企業的精准畫像

“1988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指導性計劃——火炬計劃實施之初,隻有400萬元政府資金、2000萬元銀行貸款。”火炬中心黨委書記呂先志回憶,就是這點星星之火,點燃了第一批高新區科技企業的創新夢想。

進入新發展階段,如何用好政策工具,撬動更多金融資本為企業科技創新服務,成為火炬中心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

江蘇省張家港市採用指標量化企業創新行為並配套給予優惠政策的做法,給了他們靈感。

“指標量化是比較客觀的方式,我們可以通過多維度指標體系為企業畫像,精准衡量它們的創新能力,以創新帶來的成長經營活力抵抗風險,讓金融‘活水’在科技創新領域充分涌流。”呂先志說。

精准畫像至關重要,從何落筆?

“我們組織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系統、嚴謹、科學地構建了一套能夠准確反映企業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火炬中心政策與協調處處長於磊介紹,“對企業創新能力的判斷不僅選用了創新投入、產出等指標,還通過稅收、金融業務等不同渠道的指標數據進行印証。更重要的是,指標體系從創新延伸到了社會資本關注的企業成長性判斷,對上了金融的‘胃口’。”

2020年10月,在多方調研基礎上,火炬中心組織行業專家共同研究制定了“技術創新指標”“成長經營指標”“輔助指標”3類一級指標,具體涵蓋“研發費用金額”“高新技術產品收入”“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發明專利申請量”等18個二級指標,正式出台企業創新積分制,並在13個國家高新區啟動首批試點工作。

18個具有含金量的指標,勾勒出動態變化、栩栩如生的企業創新能力畫像。2022年5月,火炬中心公布了《企業創新積分制首批試點國家高新區創新積分500企業名單》。

很多企業驚訝地發現,自己“上榜”了。江蘇風和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就“榜上有名”。

“這不是簡單的排名榜,而是企業創新能力的‘診斷書’,涉及創新的各項指標,哪些排名靠前,哪些需補短板,一目了然。”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興華說,自己經常登錄高新區平台瀏覽企業的積分信息,通過企業畫像,他發現公司技術創新指標、成長經營指標突出,但開放創新指標是個短板。

“國際化正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張興華介紹,公司目前已在德國設立了子公司,在墨西哥、巴西等國家成立了風和學院,將通過與國外專家的對接,提升企業開放創新能力。

眾多畫像匯聚,成為中國科技企業創新能力的一張“成績單”。於磊表示:“通過匯總分析各高新區上報的指標數據,積分企業的排名就被甄別出來,政府提供分類指導,並且根據企業的成長階段全周期指導,扶持他們發展成為創新后備軍。”

一個評估創新能力的信貸模型

靠著精准的創新畫像,中銀—火炬“企業創新積分貸”信貸模型近期已為1000余家科技企業授信,為企業發展引入了金融“活水”。

“這是業內首款頂層設計的、針對科技企業的信貸模型,企業科創指標約佔1/3的權重。”中國銀行公司金融部總經理葛春堯告訴記者,該模型以企業創新積分制指標體系為基礎,融合商業銀行信用分析方法與投資銀行價值分析視角,通過構建智能化模型對科技型企業信用風險及成長潛力進行量化評價,精准匹配信貸服務。

對金融機構而言,這是一項開先河的舉措。

“傳統金融機構對於科技企業的投融資,存在找不到優質項目、看不懂企業科技含量、難以把控技術關聯風險3大痛點問題。”葛春堯說,近年來,金融界持續加大對創新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2021年中國銀保監會印發的《關於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著力推動商業銀行科技金融服務,探索科技信貸服務新模式,但“找不准、看不懂”的難題阻礙了金融資本支持科技創新。

企業創新積分制的出台,為金融機構解決上述痛點提供了有效路徑。葛春堯說:“創新積分貸其實是一種綜合了科技評價的授信服務,科技部門以創新積分形式量化評價企業創新能力,金融機構結合科技評價結果來給予信貸支持。火炬中心出具的企業畫像是我們授信的重要依據。”

2022年,中國銀行總行與火炬中心合作設立中銀—火炬“企業創新積分貸”,建立起一套適應科技企業特點的信貸模型。

“該模型以智能化方式引導商業銀行改變傳統風控理念,向具有科創潛力的初創科技企業、中小微科技企業傾斜信貸資源。”葛春堯坦陳,這將引導傳統商業銀行學會以“成長”的眼光看待科技企業。目前,模型正在相關地方分行推廣應用。2023年,中國銀行將依據該模型為科技企業配置1000億元專項額度。

與此同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推動設立“企業創新積分貸”專項金融產品,根據創新積分對科技企業進行無抵押信用貸款。

一場科技金融領域的數字變革

而今,無需企業填報的創新能力精准畫像,正在各高新區搭建的企業創新積分管理平台上繪就。高新企業和金融機構紛紛“入駐”平台,企業輕點屏幕,畫像即推送至銀行方面,銀行審批完成后,企業即可在線上獲取貸款,省時又省力。

“最難的是搜集整理數據。”杭州高新區(濱江)科技局產業促進科科長劉景濤介紹,企業畫像數據涉及面廣,散布在各個業務渠道中,難以獲取,“但科室團隊攻堅克難,通過協調各級政府部門打通各個政務數據平台,最終獲得相關數據,搭建起了企業創新積分制的基座。”

隨著一條條數據匯總上傳、一幅幅畫像精准繪就,一個個信貸申請訂單在平台上“跑”起來,源源不斷為企業紓困解憂。

一筆“線上速達”的無抵押信用貸款,就解了車聯網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天津布爾科技有限公司的“燃眉之急”。

“去年7月底,公司由於承兌過多,現金流變得格外緊張。通過88.4分的創新積分,我們一周內就在興業銀行‘兌換’到1000萬元授信。”該公司總經理閆方超說。

閆方超是在天津市濱海高新區科技局工作人員“一對一”的惠企政策介紹下,得知“企業創新積分貸”的。

“企業創新積分制使我們能以數字化方式衡量科技企業。”天津市濱海高新區科技局工作人員郝思濛告訴記者,“以往,我們的服務工作面臨兩難局面。一方面,要被動等待企業申報資質認定﹔另一方面,企業又難以詳盡了解優惠政策。依靠企業創新積分制,我們能夠主動對企業進行分檔管理和梯度培育,精准推送惠企政策,讓企業‘免申即享’。”

郝思濛等高新區科技局工作人員意識到,這是一場提升政府科技金融服務水平的數字化改革。在數字化力量加持下,企業創新積分制能做的遠不止“給科技型中小企業一匹馬”,更要提供“扶上馬,送一程”的服務——扶持企業高質量發展,對接資源,加快企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

在火炬中心的支持下,各地高新區還結合地方實際擴充指標數量,根據企業成長階段和行業領域分類計算積分,使企業創新畫像更為精准。

目前,企業創新積分制已覆蓋101家國家級高新區、32家省級高新區,擴展到全國25個省份,預計創新積分企業數量今年將達15萬家。

未來,企業創新積分制還將通過進一步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和方法,更精准、更早期地識別和支持具有成長潛力的科技初創企業。在提升高新區數字化治理能力的同時,引導產業資源為積分企業賦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下一步,火炬中心將持續推動企業創新積分制提質擴面,加強服務、拓展場景,最大限度釋放政策工具效能,更加精准為企業創新賦能!”呂先志表示。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