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行業大模型落地將加速產業升級

2023年06月26日09:22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升級,推動大模型產業化應用、部署建立行業大模型是我國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我國眾多產業對於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將為大模型的落地應用提供場景支撐。

  6月19日,騰訊雲行業大模型及智能應用技術峰會在北京舉行,騰訊雲首次公布了其行業大模型的最新進展,並與來自教育、傳媒、政務等領域的生態伙伴,分享了對行業大模型的思考。

  產業應用場景成為大模型最佳“練兵場”

  對於大模型的產業價值,中國科技新聞學會黨委副書記、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銳表示,大模型就是要立足行業應用,立足智慧民生。

  當前,我國產業正面臨智能化轉型,人工智能與國內各行業深度融合,成為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也表示:“我們最開始以為人工智能是互聯網十年不遇的機會,但是越想越覺得這是幾百年不遇的、類似工業革命一樣的機遇。”

  以制造領域為例,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建成2500多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帶動汽車、家電等離散型工業的產品迭代速度和交付能力明顯增強,鋼鐵、石化等流程型工業的本質安全和綠色發展水平大幅提升。

  也有專家認為,“十三五”以來,我國在智能制造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融合程度還不夠,應逐步嘗試基於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

  因此,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升級,推動大模型產業化應用,部署建立行業大模型,是我國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

  當前,我國眾多產業對於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將為大模型的落地應用提供場景支撐。可以說,產業應用的實際場景已經成為了大模型的最佳“練兵場”。

  平台型互聯網雲廠商助推行業大模型發展

  推動人工智能發展,要堅持“基礎研究和產業應用”兩條腿走路。科技部此前已經表態,將把人工智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增長引擎,一方面要推動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能創新體系,加快基礎理論研究和重大技術攻關,另一方面要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在重大應用場景中錘煉技術,升級迭代,培育市場。

  有專家認為,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方面,我國雖起步較晚,但是近15年的發展速度全球首屈一指。與此同時,在人工智能產業應用方面,我國已進入全球第一梯隊。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統計,2022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5080億元,同比增長18%。有專家預測,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廣闊的市場機遇,給行業大模型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這也對行業大模型產業鏈的生態協同,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要避免重復建設、資源浪費、數據孤島等情況的出現。

  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支持平台科技企業在引領科技創新中大顯身手。因此,平台科技企業應發揮自身規模優勢,成為數字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主力,尤其是產業升級對於行業大模型的迫切需求,平台型互聯網雲廠商大有可為,可以為行業大模型建設提供助力。

  6月19日,騰訊雲公布了關於其行業大模型的最新進展,將為產業客戶提供涵蓋模型預訓練、模型精調、智能應用開發等一站式行業大模型解決方案,助力構建專屬大模型及智能應用,並結合自身在算力方面的優勢,為模型訓練提供強大的支持和動力。目前,騰訊雲已經在金融、政務、教育、傳媒等10多個行業,聯合企業打造了50多個行業大模型解決方案。

  此外,行業大模型作為一項新技術,在樂觀看待其發展和落地應用的同時,也要確保其安全、可控、可信和可靠。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此前就指出,要加強大模型安全可靠、安全可信、隱私保護等技術研發,為大模型的治理提供支撐與保障。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首席執行官湯道生認為,對數據安全要求高的產業用戶選擇行業大模型,可以通過私有化部署,既讓數據得到有效發揮,同時又保障了數據權益和安全。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之一,行業大模型將成為驅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也有望推動人類社會邁向更加智能的時代。在這一輪科技競爭中,參與行業大模型研發創新的各方主體,應發揮各自優勢,尤其是作為我國科技創新引領者的平台型企業,更是要在算法、算力等方面實現突破,助力打造全球領先的行業大模型產品。(記者 操秀英)

(責編:王仁宏、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