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恢復、整體好轉 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交出亮麗答卷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交通運輸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堅實的保障作用,被喻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今年以來,我國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呈現“持續恢復、整體好轉”的特點,安全生產、保通保暢、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具體工作等取得積極成效,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提供有力保障。
貨運量持續增長、出行量加快恢復
上半年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交出亮麗答卷
今年上半年,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完成營業性貨運量259.3億噸,完成營業性客運量43.2億人次,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3萬億元。
7月31日,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李傳光在交通運輸部新聞發布會上“晒”出了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一組組亮麗的數據,並從四個方面詳細介紹了上半年我國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一是貨運量持續增長。上半年,完成營業性貨運量259.3億噸,同比增長6.8%,其中,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分別完成貨運量25億噸、190.1億噸、44.2億噸和32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0.6%、7.5%、7.7%和6.4%。
二是出行量加快恢復。上半年,完成營業性客運量43.2億人次,同比增長56.3%。全國完成城市客運量454.2億人次,同比增長15%。完成高速公路小客車出行量117.8億人次,同比增長39%,規模已明顯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
三是港口貨物吞吐量較快增長。上半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81.9億噸,同比增長8%,其中,內、外貿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7.6%和8.9%。集裝箱吞吐量保持增長、完成1.5億標箱,同比增長4.8%。
四是交通投資高位運行。上半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3萬億元,同比增長9.1%。分方式看,鐵路完成投資3049億元,同比增長6.9%﹔公路完成投資13830億元,同比增長8.9%,其中,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同比分別增長7.5%、13.6%和9.8%﹔水路完成投資936億元,同比增長26.7%﹔民航完成投資462億元,同比增長0.2%。
談到如何部署下一步工作時,李傳光表示,交通運輸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各項政策措施,毫不放鬆抓好交通運輸安全穩定工作,切實保障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落實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具體任務,深入推進全球交通合作,全力擴大交通有效投資,扎實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將主題教育成效轉化為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強大動力,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我國持續擴大交通運輸有效投資
為擴內需、穩增長、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撐
“擴大交通有效投資是宏觀經濟擴內需、穩增長的現實需要,也是交通運輸補短板、調結構的務實舉措。” 李傳光表示,今年以來,我國持續擴大交通運輸有效投資,一批交通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不斷刷新進度,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構建,為擴內需、穩增長、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撐。
談到上半年交通重大工程建設進展情況,李傳光指出,上半年交通運輸部會同財政部累計安排中央車購稅資金3049.4億元支持地方公路水路建設,帶動交通項目加快建設。今年以來,對前期工作條件成熟的124個公路水路重點項目出具工可批復文件或資金安排意見,涉及總投資5013億元。批復18個重點公路項目設計方案,涉及總投資2235億元。此外,交通運輸部還加強對交通強國重大工程、國家公路省級瓶頸路段、川藏鐵路配套公路等重點項目跟蹤指導和督促協調,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綜合樞紐方面,重慶東站上半年完成投資47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63%。廈門北高鐵站目前站房內外部裝飾裝修全部完成,預計今年9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已基本實現國際班列每天一班開行,初步形成“交通+物流+產業”運產貿一體化發展格局。
公路方面,上半年,全國新開工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項目170個、5750公裡,項目總投資3626億元。京雄高速北京段京雄大橋合龍,為年內京雄高速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順利完成最后管節及最終接頭的浮運安裝,海底隧道實現高精度合龍﹔黃茅海通道海上主塔全部封頂。
水運方面,平陸運河全線動工建設﹔安徽引江濟淮航運工程正加快向今年10月份全面通航目標邁進﹔上海洋山港深水港區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及配套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開工。還有一批項目通過了竣工驗收,比如長江上游九龍坡至朝天門河段、中游宜昌至昌門溪段、下游蕪裕河段的航道整治工程竣工驗收並正式投入運行﹔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實現全線通航。
“這些交通重大工程建設為促進我國有效投資打下堅實基礎。” 李傳光指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繼續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持續推進交通重大項目建設,強化相關政策支持,為服務擴大內需,助力我國經濟平穩運行貢獻力量。
打造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旅游公路
推動公路與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
7月的河南省鄭州登封市,游人如織。行駛在全長33.4公裡的環嵩山旅游公路上,地形錯落有致、特色景致連綿不斷,山路變成了“暢、潔、綠、美、安、舒”的文化景觀路,讓游客沉浸在“山美景美路更美”的體驗中。
路路皆景,景景通路。環嵩山旅游公路串聯起中岳廟、太室山、少林寺等10余個主要旅游景點和4個高速公路出入口。全線設有慢行系統、游人觀光系統、綠化景觀系統、停車服務系統和公交停靠系統,不僅有效整合了當地豐富的旅游資源,而且提高了旅游景區與市區間的交通轉換能力。如今,這條“山、路、林、城”相互交融的景觀大道,已經成為鄭州交旅融合發展的新標杆。
當前,我國公路設施在加快補短板、強鏈條的同時,還呈現出數字化轉型和交旅融合的新趨勢。對此,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郭勝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交通運輸部歷來重視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聯合有關部委先后印發了《關於促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今年還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城鄉道路客運與旅游融合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導地方在規劃設計、運營管理、運輸服務各個階段服務群眾出行、服務旅游業發展。
郭勝指出,在規劃設計階段,指導地方統籌考慮交通、游憩、購物等旅游要素和旅游資源開發,構建“快進”“慢游”的綜合旅游交通網絡,在完善公路服務區、停車區的同時,積極將觀景台、旅游標志標牌等設施與交通基礎設施統一規劃、設計。
在建設階段,指導各地加快干線公路與景區公路連接線以及相鄰區域景區之間公路建設,在有條件的地區形成旅游環線﹔因地制宜建設旅游風景道,結合沿線景觀風貌和旅游資源,打造具有通達、游憩、體驗、運動、健身、文化、教育等復合功能的主題線路。支持紅色旅游公路建設,支持通往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風情小鎮等旅游景點的鄉村旅游公路建設。
在運營階段,指導地方結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增設休憩娛樂、物流、旅游信息和特色產品售賣等服務功能,設置房車車位、加氣站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設施,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向交通、生態、旅游、消費等復合功能型服務區轉型升級,建成一批特色主題服務區。通過多年的建設,形成了如新疆獨庫公路、貴州平塘特大橋、江蘇陽澄湖服務區等一批交旅融合項目,地方依托公路打造形成了G219、G318、甘青環線等網紅公路。
郭勝表示,當前交通運輸部正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研究推動旅游公路高質量發展,初步考慮通過設施建設提質、服務水平提升、路域環境優化、融合發展創新和技術支撐強化等舉措,以“公路主體工程+旅游”“橋梁+旅游”“服務區+旅游”等多種形式,努力打造更多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旅游公路,推動公路與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
71個試點單位開展378項試點任務
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7月初,交通運輸部在山東濟南召開了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會,扎實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以及“十四五”系列交通規劃和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落地實施,總結試點經驗,推動重點領域探索創新,部署下一步試點工作。
發布會上,李傳光就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總體進展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他指出,自2019年底以來,交通運輸部把試點作為推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舉措,圍繞“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4大領域,組織開展了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是覆蓋范圍廣泛。共組織71個試點單位開展了378項試點任務,涵蓋全國37個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中遠海運、招商局集團等11個大型企業,北京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11所高等院校,中國船級社、部規劃研究院等12個部屬單位,並帶動了各方面約360個單位參與。目前,有237項試點任務按要求取得階段性成果,佔試點任務總數的63%。
二是機制不斷完善。印發試點任務分工方案、試點工作管理辦法,加強試點工作指導。35個地方交通運輸部門建立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領導機制,其中30個由地方黨委或政府領導牽頭負責。11家大型企業、7所高校、11家部屬單位建立了試點工作領導機制,大部分由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
三是成果不斷涌現。通過先行先試,實施了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重大工程,形成了一批政策文件、標准規范、技術指南、數據平台、創新舉措、典型經驗等方面的試點成果。
四是帶動作用顯現。在試點工作帶動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綜合立體交通網加速成型,交通裝備水平持續提升,綜合運輸服務能力大幅提高,交通科技“硬核”力量進一步增強。例如, C919國產大飛機上半年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首艘國產大型郵輪開啟試航,國鐵集團、中車集團等攻克高速鐵路、重載鐵路、高速磁懸浮等一系列交通裝備核心技術,實現完全自主可控。
李傳光在發布上指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研究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創新試點內容,完善試點支持政策和激勵機制,有力有序推進試點任務實施,建立可復制、可應用、可推廣的成果清單,促進試點成果轉化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實際效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國家出台恢復和擴大消費20條措施 形成促進消費一攬子政策體系
- “促消費政策不是所謂的‘掏空錢包’‘透支需求’”“持續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是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居民消費意願、釋放居民消費潛力的有效手段”“改善消費環境是恢復擴大消費的一個重要支撐”…… 近日,《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經國務院同意,已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各地方、各部門,並向社會公開發布。 7月3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況旭介紹了《措施》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