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一帶一路 大道同行

延續海絲文脈 漳州月港揚新帆

任妍 蘇海森
2023年08月11日10:4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原標題:延續海絲文脈 漳州月港揚新帆

福建漳州月港,亦名月泉港,因其“一水中塹,環繞如偃月”而得名。400多年前的古月港,是明朝“海上絲綢之路”的啟航港,也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主要始發地之一。現在,月港古鎮以其獨特的方式述說著往日繁華和今日風貌。

月港碼頭遺址。人民網 陳騰攝

月港碼頭遺址。人民網 陳騰攝

據了解,月港繁盛時期擁有18條航線,通往東南亞與西亞、拉美、歐洲等47個國家與地區。

在“海絲”時空鏈條中,月港的地位不可或缺,影響深遠。

“月港的興起是從明朝開始的。”龍海海絲文化研究會會長江智猛介紹,隨著月港海外貿易的迅速崛起,茶葉、瓷器、紡織品等無數貨物順九龍江支流抵達月港,等待出洋,帶著異國特色的商品也同樣雲集於此。鱗次櫛比的雙桅船停靠在月港碼頭上,忙著上貨、卸貨。

江智猛認為,歷史上許多中西文化在月港碰撞和融合,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港口文化。

歲月流轉,當年的港市遺址,今仍依稀可見。

如今,龍海區海澄鎮月港碼頭臨江的豆巷,屋宇接連不斷,磚牆緊密呼應,明代的建筑風格依稀可辨。在豆巷旁不足一公裡的江岸上,溪尾、阿哥伯、店仔尾、容川、中股、路頭尾、餉館7座古碼頭順沿九龍江依次排開,古鎮仍保留著晏海樓、城隍廟、文廟、萃賢坊4處遺址。

“當時,這條古街有商行數十家,售賣著食品、手工品,更有香料和奢侈品。”祖輩生活在豆巷的蔡長順“滿肚子”都是月港故事。他回憶父輩們曾講過的細節,過去碼頭卸貨、商鋪售貨,採取“前店后倉”格局,一間間商鋪的門面都是木板窗戶,一拉開,便可做生意。

在龍海區,木船制作成為一項非遺,得到傳承和保護。人民網 陳騰攝

在龍海區,木船制作成為一項非遺,得到傳承和保護。人民網 陳騰攝

古月港的造船水平在東南一隅也是首屈一指。數百年前,從漳州月港出發的商人,帶著漳絨漳繡、克拉克瓷搭上遠航的帆船走向了世界。

在漳州古月港豆巷有家百年造船廠海澄崇興造船廠,老手藝人鄭水土採木成舟,練就了一手制船好本領。作為月港中國帆船營造法式技藝的第六代傳承人,鄭水土家裡擺放著許多大小、結構不一的木船模具,以及一整套制船工具。盡管隨著鋼板船大量普及,木船已漸漸遠離人們視野,但鄭水土一直在推廣木船制作這項非遺,希望有更多年輕人記住它。

造船似乎是鄭氏家族的使命。在鄭水土家裡至今仍保存著一份其祖父手繪的《海澄鄭氏造船圖譜》,記載了其先輩制造的多種船型。經專家循跡,此圖譜與傳統福船建造順序一致,是迄今為止唯一發現的中式帆船民間造船圖譜。

在龍海區,木船制作這項非遺得到重視的同時,鋼筋巨輪也發展成為支柱產業。僅在龍海區紫泥鎮紫泥村,船舶鱗次,有造船廠19家,實現了“造船興村”目標,成為當地有名的“造船長廊”。

古之月港,“海舶鱗集、商賈咸聚”,掀開了中國海外貿易史新的一頁﹔今之月港,在一系列活化保護修繕措施下,乘著“一帶一路”東風,也將延續海絲文脈,再度揚帆遠航。

(責編:喬業瓊、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