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山東著力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

鋪展環境美產業興的新畫卷(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本報記者 姜 赟 馬 原 王 沛
2023年08月13日05: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九曲黃河,奔涌向前,由山東東營匯入大海。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位於東營黃河入海口。這裡河黃海清,“黃藍交匯”蔚為壯觀﹔草木繁茂,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

  “這兩年,我們共計開展了17個生態修復項目,修復濕地188平方公裡,連通水系241公裡。”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主任劉靜說。在各方努力下,濕地得到修復,動植物棲息環境持續改善,近海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今年8月1日,《山東省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進一步以法治力量護佑黃河安瀾、美麗生態。

  高質量發展,生態優先。共護黃河生態,相關市縣各出實招。

  黃河入魯第一縣,擁有全省最大黃河灘區的菏澤市東明縣建設萬畝虎杖園,有效抓附土壤、防治水土流失﹔清網淨湖、餐船取締、環湖生態隔離,經過環境整治,泰安市東平縣的東平湖近30萬畝湖面重現水天一色、飛鳥翩翩﹔經多方治理,斷航26年的小清河今年成功復航,蜿蜒穿行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

  從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到加快構建抵御自然災害防線,山東多措並舉、齊抓共管,全力維護黃河流域健康生態。目前,黃河流域山東段已初步形成一條集防洪、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於一身的黃河生態綠色廊道。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黃河流域不僅有生態之“綠”,更有發展之“綠”。“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山東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綠色發展底色更加鮮明。”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侯翠榮說。

  德州市齊河縣全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建成全國最大的80萬畝糧食綠色優質高產高效創建示范區,探索“秸稈全量粉碎還田”等技術形式,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濱州市沾化區的鹽田蝦產業發展出“上光下漁”養殖模式,在蝦池上建設光伏電站,形成綠色循環產業圈。

  山東多地推進現代化農業綠色發展,擦亮“金字招牌”。煙台蘋果、蒙陰蜜桃、菏澤牡丹、黃河口大閘蟹……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共塑“好品山東”,也讓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扎實。

  “作為高性能纖維生產企業,我們始終把綠色發展作為企業創新攻關的重點賽道之一。”在煙台的泰和新材公司,董事長宋西全三句話不離環保,“公司新近開發的綠色印染技術,實現生物基纖維面料染色工藝污水零排放,大幅減碳減排。”

  這是煙台著力打造綠色石化城的縮影,也是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縮影。努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山東再亮“綠色指揮棒”,省工信廳近日發布今年全省首批“綠色工廠”名單,105家企業上榜。

  不止於此,黃河兩岸,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高水平建設,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動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淄博的齊魯儲能谷增“綠”聚“能”……生態美、產業興、百姓樂,山東闊步向前。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山東聚焦協同發展,全方位對接黃河流域城市群,攜手打造黃河流域科創大走廊,共建黃河流域現代產業合作帶。2022年,由山東省倡議發起的“黃河流域自貿試驗區聯盟”成立,黃河流域9省份取長補短、相互賦能。

  昔日鹽鹼之地,如今變為“沃野糧倉”。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山東正鋪展新時代的黃河新畫卷。

  (本報記者肖偉光、王洲、李棟,人民網記者談媛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13日 02 版)

(責編:岳弘彬、牛鏞)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