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業界:充分發揮母基金引導作用 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黃盛
2023年08月15日09:4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當下,母基金呈現出哪些新的發展趨勢?險資投資母基金如何平衡風險和收益?新興技術的發展需要金融怎樣的支持?母基金作為金融工具如何撬動更多社會資源流向實體經濟?在近日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母基金分會主辦,母基金研究中心承辦的2023中國母基金峰會上,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國內主流母基金、國際知名母基金、保險資管及一流投資機構等單位代表為中國母基金行業建言獻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陳道富表示,技術不應該以其原形態進行交易,而應該和資本等其他要素結合起來。此外,技術在進入產業的過程中,需要平台來實現技術與金融、產業的鏈接,實現相互賦能,因此需要轉化平台和激勵機制。他認為,金融最重要的是發揮橋梁作用,其核心是幫助看見價值、凝聚共識、促進合作。當前金融的作用更多僅限於提供資金,但其更重要的作用在於發現價值,並引導社會資源配置。此外,金融還提供了一套激勵機制,將各方的訴求整合在一起,以形成共同體並實現共同使命。

“通用人工智能技術面臨廣闊的發展前景。”清華大學信息技術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表示,腦智能方面,人腦在功耗情況下就可以決策、判斷、感知,且不同於大模型的不可解釋性,腦智能功耗低、模型小、可解釋。他認為,當前中國、美國等國家都有團隊在做大模型基礎研究,以實現工業制造、醫療健康,智能輔助駕駛等方面的應用,但整體人工智能通用的前提應該是腦模型、小模型。

對於母基金的發展,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總裁賈飆分析認為,當前,母基金發展體現出四個方面的趨勢。一是參與主體多元化,包括傳統的VC/PE機構、早期投資機構、國企、產業投資人、上市公司、券商、保險等紛紛涉足母基金﹔二是管理人專業化,包括政府引導基金在內的很多母基金轉向建立獨立團隊和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管理﹔三是投資方向產業化,母基金主要投向產業領域,如半導體、生物醫藥、先進制造、企業服務、人工智能等行業﹔四是資金流向頭部化,千億級母基金頻出。

中國保險資管協會副秘書長陳有棠表示,當前滿足保險資金配置要求的優質資產欠缺,保險資產端面臨的投資壓力顯著,以固收為主的投資模式面臨嚴峻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加大對權益的投資,有助於發揮長期資金優勢,優化保險資金配置,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在經濟轉型發展期,客觀上要求充分發揮險資投資期限長、規模大等優勢,把更多資金通過股權投資方式配置到科技前沿,包括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字經濟、制造業等領域,積極服務好國家戰略部署。”陳有棠說。

中金資本董事長單俊葆表示,當前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正迎來以人民幣基金為主力、以科技投資為主題的新時代。盡管當前市場在募資、投資方面存在諸多挑戰,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股權投資新一輪高質量大發展趨勢已經形成。

也有多位與會嘉賓表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國母基金全名單共有378支母基金,比2022年末增加28支,母基金管理總規模達48835億元,比2022年底增加6.9%。同比前兩年,新發起的引導基金在數量及規模上均出現較快增長,規模更大,並從以往單一引導基金向引導基金集群轉變,省、市、區級引導基金形成合力等趨勢。

(責編:楊虞波羅、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