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上海立法保護野生動物 建設項目為棲息地“讓路”

陳靜
2023年10月02日09:17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上海立法保護野生動物 建設項目為棲息地“讓路”

  《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下稱:《條例》)1日起正式施行。

  《條例》將上海市野生動物棲息地作為核心內容,相關部門將在編制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方案的同時,採取多種措施對原生狀態退化的棲息地進行修復﹔對於建設項目可能影響棲息地的,要求予以避讓或採取措施消除、減少不利影響。

  此前,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據悉,立法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本質要求,形成了契合上海特點的制度規范,助力“生態之城”建設,從而為更高水平推進上海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條例》共有五章三十七條。

  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方面當日表示,在長三角協作方面,該局將盡快與浙江、江蘇、安徽等長江三角洲區域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全方位形成長三角一體化協同保護合作紐帶。

  該局將主動會同上海市市場監管、公安、海關、民航、生態城管執法等部門,加強線索移交、勘驗鑒定、督查督辦、數據互通等方面協同合作,對違規運輸、攜帶、寄遞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以及依托網絡市場進行違法活動的情況進行聯手治理,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

  據悉,上海是高度城市化地區,建立具有上海特色的市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制度,為野生動物資源生存預留更多空間是本次立法的特色亮點之一。前期,上海已開展了棲息地修復探索工作。

  法規生效后,該局將會同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盡快建立和完善市野生動物棲息地制度,依法嚴格查處破壞市野生動物棲息地的行為﹔同時,發揮和提升市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生態服務功能,促進其與周邊社區的協調發展。據介紹,對於原產上海、種群數量極少的野生動物遺傳資源,《條例》要求通過多種措施予以重點保護。據悉,上海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修訂工作已啟動,以保障其種群數量和種類的穩定。

  該局將會同農業農村部門建立健全市、區兩級野生動物收容救護體系,指導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機構建立配備相應專業技術人員、救護工具、設備和藥品的收容救護場所,並向社會公布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機構及收容救護場所信息,確保因受傷或其它原因需要救護的野生動物能得到及時、就地、就近、科學的救治和保護。

  針對近年來一些野生動物在居住區內分布擴散、干擾居民正常生活的情況,《條例》明確居住區內發現野生動物情況異常的,可以向區主管部門報告,由區主管部門負責採取措施。此外,《條例》還從科學角度,明確禁止投喂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野生動物。

  上海的近海岸濕地生態系統和農林生態系統是遷徙候鳥的主要棲息場所,沿海濕地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公認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中轉站和生態敏感區之一,小天鵝、白頭鶴、黑臉琵鷺等“明星”物種都是申城遷徙候鳥中的常客。為保護這些珍貴來客,上海將制定並發布野生動物保護巡護工作指南,指導相關區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保護巡護方案,在候鳥遷徙高峰期,加強對候鳥遷徙停歇地和越冬地等重點區域的巡護。

(責編:孫紅麗、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