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通到暢再到好 “四好農村路”托起鄉村振興夢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朴素話語,既是對修路致富實踐的認可,也是農村群眾謀發展的共同心聲。
道路不暢,商貿不旺。一些鄉村守著“金飯碗”餓肚子,水果滿枝卻沒有銷路、爛在枝頭,十分可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發展農村公路,逐步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
大別山區、雲貴高原、秦巴山區、大興安嶺、雪域高原……曾經山高路遠、閉塞落后的地區,如今經濟民生因交通而煥發生機。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8年持續努力,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數據顯示,農村公路總裡程從2011年年底的356.4萬公裡增加至2022年年底的453.14萬公裡﹔實施農村公路危舊橋梁改造6.17萬座,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29.3萬公裡﹔解決1040個鄉鎮、10.5萬個建制村通硬化路難題,新增5萬余個建制村通客車。
“四好農村路”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全國商戶,一條條不斷延伸的美麗農村公路,串起了一座座大山,連起了一個個鄉村,一張以縣城為中心、以鄉鎮為節點、以建制村為網點的交通網絡在華夏大地上蔓延。
由“通”到“暢”再到“好”
“四好農村路”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路通百業興。道路通了,農產品自然不愁銷路,好東西也能賣上個好價錢。“山貨進城、城貨下鄉”,“早上進城趕集,下午下地干活”成為生活常態,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也在城鄉間雙向流起來、滾起來,鄉親們自然就富起來了。
當下正值葡萄成熟上市的季節,在山東省鄄城縣箕山鎮妙屯村祥展優質示范園葡萄種植基地裡,一排排的葡萄藤錯落有致的排列著,一串串飽滿的葡萄挂滿枝頭。村民們忙著採摘、分揀、精選、打包、裝箱、搬運,准備把貨物裝車運往全國各地,村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以前交通不方便,老百姓種的水果,隻能靠果農們自己拉到市場去賣。”妙屯村負責人艾體佔表示,如今,村裡的路越修越寬,直接通到田間地頭,貨車能直接開進果園,銷路拓寬了,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
近年來,鄄城縣加快推進農村路網發展,努力打通田間地頭“最后一公裡”,發展全縣村集體經濟,因地制宜大力推進特色種植,促進當地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十年來,我國始終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核心,全力推動農村交通事業取得飛躍式發展。”近日,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春耕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3)上表示,目前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實現了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農村地區行路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兌現了“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隊”的庄嚴承諾。
如今,“四好農村路”建設,已經成為推動農村地區交通發展和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成功實踐載體,農村公路已經實現由“通”到“暢”再到“好”的轉變。
吳春耕表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裡程已經超過453萬公裡,基本建成普惠公平、便捷高效的農村公路網絡,助力城鄉均衡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修好一條公路 帶富一方百姓
“四好農村路”帶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交通部門大力支持“交通+特色產業”等發展模式,公路圍繞產業建,產業圍繞公路轉,這些路打通了對外通道,降低了運輸成本,就像一把把打開山門的“金鑰匙”,把一隻隻“金鳳凰”引進門。
修好一條路,就能帶動一片產業,帶富一方百姓。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帶動了一批特色產業、特色小鎮發展,一條條路把這些特色小鎮“串珠成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致富門路。
“爸爸在田裡種薰衣草,媽媽在薰衣草加工廠上班,我和哥哥在自家的店裡賣薰衣草制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四宮村的大學生高麗這樣介紹自己的家庭。在四宮村,依托薰衣草發展經濟的家庭不在少數。這個自2010年起逐步發展薰衣草經濟的村庄,隨著道路的逐步通暢,踏上了致富之路。
霍城縣位於伊犁河谷,由於與法國普羅旺斯地處同一緯度帶,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相似,成為世界三大薰衣草種植基地之一,也被譽為“中國薰衣草之鄉”。“以前我們四宮村還是砂石路、泥巴路,一下雨就沒法出來干活,這些農產品更是拉不出去。自從路修好了以后,收貨的商人也可以直接進田裡,我們出行也都方便了很多,薰衣草真的帶動了我們村的發展。”談到交通對自家生活帶來的變化,高麗的父親高增非常高興。
隨著道路通暢,四宮村大力發展薰衣草產業和旅游業。霍城縣在四宮村重點推進薰衣草產業發展,積極利用電商等渠道,進一步打開銷售市場,打造集育種、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一橫一縱”全產業鏈條,實現薰衣草精油年產量6萬公斤,薰衣草種植面積1.2萬畝,佔全村總耕地面積的95%以上。2022年,四宮村村集體經濟收入38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2.2萬元。
縮短城鄉距離 改變農村生活
“四好農村路”托起鄉村振興夢
老鄉富不富,基礎在公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好農村路”連片成網,極大地縮短了往返城鄉的時空距離,深刻改變了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社會面貌。可以說,“四好農村路”是新時代中國社會變遷的重要標志,一頭連著廣大老鄉,一頭連著致富希望。
“再過半年,村裡便可通上‘小高速’。到那時,我們出行會更加安全舒適,對高山蔬菜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也是一大幫助。”近日,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托溪鄉大黍至圈石公路改建工程開工建設,大黍村黨支部書記葉德昌高興地說。
大黍村海拔915米,是風光秀美的傳統農業村,山地資源豐富。但因位置偏遠,僅3.5米寬的進村道路一直制約著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因村道狹窄,運輸蔬菜的大貨車沒法進來,隻能用小貨車,並且路面破損嚴重,蔬菜損耗大。”葉德昌說,去年年底,聽說進村道路被列入縣裡“四好農村路”建設項目,村裡便積極做好前期准備工作,促進項目更快推進。
擁有更好的交通條件是壽寧群眾長久以來的期盼。近年來,壽寧千方百計謀劃交通項目,相繼完成235國道城關至南陽公路、235國道壽寧城關至政和界公路、207省道壽寧下黨至尤溪段等國省干線公路項目70公裡,全縣14個鄉鎮全部實現通達三級及以上公路的目標。
2022年以來,壽寧建設改造“四好農村路”80公裡,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772公裡,完成6座農村公路危舊橋梁改造和21處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點整治,受益群眾約8萬人。這些寬敞的道路,被當地群眾形象地稱作“小高速”。
隨著路網升級,壽寧眾多偏遠鄉村也駛上了鄉村振興“小高速”。“現在道路交通大變化,山裡的產品也能走出深閨了。”壽寧縣滴水緣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王菊弟看著茶葉和農副產品一車車運往外地,喜笑顏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