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杭州亞運會的智能脈搏
從1974年新中國第一次參加亞運會,到此刻杭州亞運會,中國體育篇章一次又一次地被刷新。本屆杭州亞運會,共有45個國家和地區1萬多名運動員報名參賽,設有6大賽區54個比賽場館,承載40個大項61個分項的比賽,共計產生481枚金牌。
一枚枚金牌背后,是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理念的生動寫意,也是體育精神一次次的澎湃涌動。同時,一個個體驗提升背后的數字化,成為智能亞運讓體育精神歷久彌新的鮮活注腳。
觀賽:多元體驗
杭州亞運會從雲端向全球轉播的時長有多少?答案是超7200小時。
在7200小時雲轉播信號的背后,大眾實時觀看杭州亞運會的終端,已不局限於電視、電腦、手機及平板電腦等平台。
今年杭州亞運會採用了雲上轉播的模式,突破了傳統衛星轉播依賴帶寬和線下設備的限制,讓沒有衛星接收設備的中小型轉播媒體也能在雲上獲取節目,實時在線剪輯當地專屬的比賽畫面,韓國、泰國等國家的持權轉播媒體,就是通過雲轉播,低成本、高質量的向本國觀眾直播了自己國家運動員的精彩表現。
此外,與傳統衛星轉播模式相比,阿裡雲提供的雲轉播帶寬從Mbps提升至Gbps,極端情況下,甚至可擴容至TB級別,結合全球加速網絡可以讓運動員的精彩表現更快地被看到。
多元的媒體渠道,讓賽事信息的獲取不僅隻有看直播一種方式,賽事的精華切片、比賽快訊在比賽剛結束,就出現在了各大媒體上。通過智能媒體編輯站,記者可以利用AI實時識別直播流播放過程中出現的語音、文字,選擇合適的模板,僅用10秒就可以生成一條賽事集錦短視頻。這種全新的視頻剪輯方式,讓信息傳遞的速度更快。
智能亞運數字科技體驗中心。 受訪者供圖
比如,原本剪輯100米自由泳比賽集錦視頻需要在全景、近景、特寫鏡頭之間來回切,現在隻要選中選手就能一鍵生成多軌合一的鏡頭,再根據BGM加入一些慢動作的特寫鏡頭、校對AI生成的字幕,一條又快又好的視頻就完成了。
同時,媒體記者們還可以通過通義千問大模型為代表的大語言模型,簡單輸入選手的名字、比賽項目、文章風格,半分鐘不到,就可以生成一篇300字長度的新聞稿,再插入剛剛剪輯好的視頻、圖片,便可在比賽剛結束時完成採編工作,立刻推送相關報道。
參賽:綠色有序
史上規模最大的亞運村,如何滿足每個人衣食住行的個性化服務?雲上亞運村雲上通小程序,已累計有22萬余人次訪問。
老鴨蘿卜湯、宋嫂魚羹、雪菜蒸鱸魚、東坡肉、京蔥爆牛肉……打開雲上亞運村的“雲上通”小程序,各色餐食便可隨意選擇預約。不僅傳統中餐,“歐陸風味”“東亞風味”“東南亞及次大陸”各式特色餐食,也可根據個人喜好和時間安排進行選擇。同時,還可以隨時查看餐廳的實時人流量。
不僅餐飲,健身、游泳、鮮花等預約,也都可以在亞運村的“雲上通”小程序上隨時隨地實現。目前,亞運村雲上通的預約類服務已累計有4.8萬人次使用,韓國乒壇女神田志希入住杭州亞運村后,更是專門發微博感慨杭州真的是太好了,亞運村是她住過的“村王”。
雲上亞運村小程序的預約界面。 受訪者供圖
作為亞運史上罕見的三村(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村)合並運營,杭州亞運村涉及客戶群人員近2萬,各工作人員及志願者近1萬,為歷屆亞運會規模最大、密度最高、人員最多。杭州亞組委、杭州亞運村以及阿裡雲,共同打造了“雲上亞運村”項目,對亞運村實現智能化升級。
杭州亞運村執行指揮長、杭州市副市長孫旭東在杭州亞運會數字科技體驗中心啟動儀式上表示,雲上亞運村智慧園區是杭州亞運智能辦賽的重要體現。雲上亞運村就是亞運村的大腦,通過將場館數字化,三村信息實時可見,反饋更高效,管理更有序,風險排查更及時,在降低亞運村運營人力的基礎上,入住村民體驗進一步提高。雲上亞運村的數字化運營模式,也為中國未來社區提供了樣板。
首屆碳中和亞運會,運動員參與程度如何——半個月共累計減碳15噸。
在杭州亞運村,運動員、技術官員、媒體人員、志願者等亞運村“村民”可以創建個人的低碳賬戶,這也是亞運史上首個低碳賬戶。它基於AI算法能力、雙碳產品等能力,讓“村民”可以通過踐行餐飲光盤行動、綠色出行、無塑購物等綠色低碳行為,以及隨手拍了解碳足跡等綠色互動科技,參與各大贊助商的綠色減碳活動等,積累綠色低碳積分,之后兌換積分以獲取低碳小禮品。9月12日上線以來,運動員已通過低碳賬戶主動減碳超15噸,累計活動參與超過64萬人次,為首屆碳中和亞運會助力。
亞運村運動員正在展示個人的低碳賬戶。 受訪者供圖
辦賽:降本增效
眨眼即逝的5秒鐘,可以完成哪些工作?
對於杭州亞運會來說,5秒鐘已足夠每場比賽結束時,賽事成績從計時記分設備流向場館成績系統,再向中央成績系統匯集,並將通過打印分發、信息發布系統、互聯網接口等不同模式傳送給亞組委、評論員、媒體及觀眾。
賽事成績分發的驚人速度,源於杭州亞運會首次實現賽事核心系統100%上雲。
賽事管理系統、賽事成績系統、賽事支持系統三大系統群總稱為杭州亞運會賽事核心系統。三大賽事核心系統實現數據通、系統通,避免傳統模式下各自建煙囪,數據難以互通問題,將注冊管理、競賽報名、賽事成績、交通、住宿等賽事信息安全地匯聚在雲計算底座上,並通過API、文件傳輸等接口,實現各類數據一鍵輸出。無論是智能亞運一站通、亞運釘等線上服務應用,還是杭州亞運村智慧運行平台、信息技術指揮中心監控系統,都能從雲端調用這些數據實現進一步的智能服務。
一場大型賽事,近10萬工作人員的協同方式是21273多個亞運釘工作群。
亞運釘是杭州亞組委和釘釘聯合打造的全球首個大型體育賽事一體化智能辦賽平台,近十萬賽事工作人員在這裡實現了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扁平化在線溝通協同。組織架構內人員可以通過檢索快速定位聯系人員,及時開展溝通。同時,亞運釘還能支持漢英日泰等14種語言的實時翻譯,方便不同國家工作人員的相互交流。
亞運釘工作界面。 受訪者供圖
作為統一的業務協同平台,亞運釘還接入了行政審批、氣象服務、會議服務、醫療服務等各業務領域的293個應用,並接入多種亞運核心系統應用,包括競賽視頻系統、IT事件跟蹤與管理系統、工作人員與志願者管理系統等等。亞運會歷史上的首創,讓一部手機掌上辦賽成為現實。
7200小時的雲轉播、服務4.8萬人次的亞運村雲上通、100%上雲的核心系統、減碳15噸的低碳賬戶、用時5秒的賽事成績發布……一組組數據,成為2023年雲上亞運的智能標簽。
杭州亞運會信息技術指揮中心執行指揮長張鴿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智能亞運”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屆亞運會是首個“雲上亞運會”,首次實現了賽事核心系統100%上雲,在雲上實現核心系統和應用服務的打通,為亞運各類智能應用提供雲底座支持。
國際奧委會首席信息科技官艾拉裡奧·孔納(Ilario Corna)在杭州亞運會數字科技體驗中心舉行的啟動儀式上表示,杭州亞運會用雲計算創造了歷史,賽事核心系統和轉播全面上雲,為大型賽事的數字化普及奠定了堅實基礎,杭州亞運會將乘著科技的翅膀取得圓滿成功。
“何日君再來,來日再相會”。如今,舉世矚目的杭州亞運會已落下帷幕,中國隊201枚金牌,成為歷史新突破。而杭州亞運會背后的一串串智能數字,將這場綻放在世界東方的盛會連接成綠色科技潮,讓體育運動的魅力奔涌澎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