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一帶一路 大道同行·中拉合作揚帆遠航系列報道之四

人文交流助力民心相通 中拉奏響“美美與共”華彩樂章

人民網記者 楊義 韋衍行 吳思萱 張若涵 唐嘉藝 許維娜
2023年10月26日09:1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絲路綿延連山海,與時偕行聚人心。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是“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方。日前,人民網“一帶一路 大道同行”大型跨國融媒體報道活動實地走訪阿根廷、烏拉圭、智利3個國家,對“一帶一路”建設“五通”舉措及新領域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進行了系列報道。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中華人民共和國小學”的教室裡,張貼著用中文寫成的《論語》名言。這不僅讓遠道而來的記者們倍感親切與驚訝,也是中國與烏拉圭兩地民心相通的生動例証。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近年來,中國與拉丁美洲國家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廣泛開展教育交流、文化合作、民間交往等等,形成了多元互動、百花齊放的人文交流格局,夯實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民意基礎。

有教無類 教育合作夯實民心根基

據介紹,這所由中國政府援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小學”位於首都蒙得維的亞相對貧困的卡薩巴列區,含學前班和小學部。值得一提的是,學校還有一間“熊貓閱覽室”,專門存放中文書籍以及各式來自中國的紀念品,中式剪紙、舞獅道具、熊貓貼畫……放眼望去,充滿著中國風情的元素隨處可見。

見証了中國援建小學全過程的前校長秘書盧漢·梅洛向記者展示“熊貓閱覽室”的中國風情紀念品。人民網記者 張若涵攝

見証了中國援建小學全過程的前校長秘書盧漢·梅洛向記者展示“熊貓閱覽室”的中國風情紀念品。人民網記者 張若涵攝

已在這裡工作12年的校長秘書安娜·維達爾表示,學校始終致力於推動當地社區與中國開展文化交流,“在低年級課程中,我們開始教給孩子們蠶從哪裡來,並將絲綢加工的知識和相關中國文化逐漸延伸至六年級的課程中。”

每當學校舉行正式活動時,藍白相間的烏拉圭國旗與中國五星紅旗會在這裡一同冉冉升起。 “‘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民心相通工程增進了兩國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讓‘東方人’和‘東岸人’的心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中國駐烏拉圭大使黃亞中說。

教育作為各國人文交流的載體,為共建“一帶一路”譜寫著新的篇章。隨著海外“中文熱”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外國民眾選擇到孔子學院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目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共開設逾40家孔子學院,對推廣漢語教學、傳播中華文化、增進當地民眾對中國的認知起到了積極作用。

其中,智利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成立14年以來,累計教授學生一萬多名,為智利社會培養了大批中文人才,成為了天主教大學一張亮麗的“名片”和中智兩國文化交流互鑒的中心。中國駐智利大使牛清報表示,中國設立孔院既是向更多國家民眾介紹中華語言文化,也是不同文明交流碰撞、互學互鑒的平台。

“每一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都是很棒的使者。他們向我們介紹中國的文化,也能與本地的學生打成一片。”智利天主教大學副校長莉莉安·費雷爾表示,希望能在未來與中國高等學府在學生交流、聯合研究等方面加強合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2022年,西藏珠峰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阿根廷薩爾塔省設立“中文工坊”,對社區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支持地方足球俱樂部的發展,促進了當地社區的長遠發展,是“中文+職業技能”在南美洲地區的重要探索和教育實踐。“學員們不僅有很好的中文老師,還有機會接受職業教育培訓,受到當地社區的一致好評。”薩爾塔省社區工作專家莫伊拉說。

社區工作專家莫伊拉(后排右二)向“中文工坊”第二期培訓班部分結業學員頒發由薩爾塔省教育部簽發的結業証書。人民網記者 吳思萱攝

社區工作專家莫伊拉(后排右二)向“中文工坊”第二期培訓班部分結業學員頒發由薩爾塔省教育部簽發的結業証書。人民網記者 吳思萱攝

學員的年齡、職業、教育背景、生活環境均不相同,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師與學生在交流中會碰到很大困難。但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中文工坊”培訓班共有60多名學員結業,結業率超66%。學員們紛紛表示,十分期待未來“中文工坊”的課程和更多的文化互動活動。正如學員比奧萊塔在被授予結業証書后所說:“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往來、互學互鑒,使人幸福。”

相得益彰 文化交流搭建互動之橋

智利畫家何塞·萬徒勒裡與詩人艾青、蕭三和畫家齊白石在工作室談笑風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與中國青年深入交流……10月14日至24日,在中國美術館的“中國記憶——智利畫家何塞·萬徒勒裡攝影及速寫展”中,40余件攝影及速寫向觀眾展示了中智兩國友好往來的時代記憶與文化互通。“凝固的精彩瞬間記錄著昔日的點滴與情誼,張張笑臉與日常生活圖景一一呈現,使人與人跨越國別而心靈相通。”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說。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與中國青年在一起(資料圖片)。中國美術館供圖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與中國青年在一起(資料圖片)。中國美術館供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化作為促進中國和拉美之間相互了解、連接各領域交流與合作關系的重要紐帶,更是構建中國和拉美關系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積極因素。近年來,中拉文化交流漸入佳境,多維度、多渠道地融入當地老百姓之中,百花齊放的人文合作和頻繁往來的文化交流使得民心相通日益深入,共建“一帶一路”擁有了更加深厚的土壤——

武術、中醫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廣受歡迎。第十九屆世界中醫藥大會2022年在巴西聖保羅舉行。從業者表示,當地民眾對中醫藥越來越了解,患者求助中醫藥的情況逐漸增多。2023年9月,第四屆阿根廷武術錦標賽“國武杯”成功舉辦,吸引了來自阿根廷15個省份的500余名運動員參加。“我希望通過武術,能為促進兩國民心相通開辟一條新的渠道。”阿根廷武術俱樂部協會副會長陳敏說。

阿根廷武術俱樂部協會副會長陳敏正在教學。人民網記者 張若涵攝

阿根廷武術俱樂部協會副會長陳敏正在教學。人民網記者 張若涵攝

文物交流、考古合作邁出新步伐。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洪都拉斯科潘遺址是瑪雅文明最重要的核心城邦之一,2015年起中國與當地考古學家合作對遺址東北部貴族居住區8N-11號院落進行發掘,發現了大量的墓葬和陶器、玉器等遺物,對整個院落的布局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今年6月,由陝西歷史博物館和秘魯共和國14家博物館共同承辦的大型引進展覽“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國四方之地”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開幕,168件(組)來自秘魯的精美文物讓中國觀眾深入了解古安第斯文明。

洪都拉斯科潘遺址考古發掘資料照片。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攝

洪都拉斯科潘遺址考古發掘資料照片。人民網記者 韋衍行攝

文學成為相互欣賞、相互啟迪、相互鼓舞的美麗紐帶。拉美文學對中國作家的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也成為中國讀者文學記憶中的醒目標簽。2022年4月,中國—拉美國家文學論壇舉辦。來自中國、智利、阿根廷、墨西哥、哥倫比亞的作家們圍繞“創作之源”這一主題,從不同角度進行熱烈而深入的交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是中外作家們的創作共識。中國作家西川表示,隻有深入自己的生活,充分了解他者的文化,敞開自己,接受各種刺激,才能以文學的方式發現更多新鮮未知的存在。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與拉丁美洲在相互尊重和欣賞彼此文化的基礎上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一定會為中國和拉美友好合作以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貢獻。展望未來,越來越多的拉美國家重視“一帶一路”這個國際合作平台,中國和拉美兩塊富饒的土地必將更加緊密地聯通起來,跨越太平洋的友好合作之路將越走越寬廣,為推動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注入更多人文力量。

相關閱讀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中拉交通合作駛上“快車道”

得“天”獨厚 中拉共繪農業合作新畫卷

清潔能源萬裡行 中拉共建綠色美好未來

(責編:羅知之、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