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儲能”助沙海“披綠添金” 將綠色答卷書寫在北疆大地上
一排排深藍色的太陽能光伏電板整齊的排布在沙漠間,板上是光伏發電,板下是中草藥種植……在格桑領跑者光伏電站,工程建設者們正在庫布其沙漠腹地不斷擴大清潔能源版圖。
“從‘不毛之地’到‘綠色寶庫’,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通過生態修復、治沙改土相結合,格桑領跑者光伏電站持續改善沙漠生態環境,將曾經的金沙種植成了綠洲。”達拉特旗旗委常委、旗人民政府常務副旗長尚振飛說。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增強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保供能力”,為內蒙古進一步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闖出新路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近日,人民網記者跟隨生態環境部的調研,走進內蒙古鄂爾多斯,看綠色發展、能源轉型的“綠色答卷”。
固“黑”拓“綠” 廢棄礦山變成“綠水青山”
現如今伊金霍洛旗內綠草如茵。受訪者供圖
走進鄂爾多斯高原東南部的伊金霍洛旗,綠草如茵,苜蓿和蛋白桑隨風搖曳。
曾經將這裡看作“採煤沉降區”的人們很難想象,得益於“綠色礦山+新能源+多產業”融合發展的部署要求,在傳統煤炭資源向新能源的轉型升級過程中,伊金霍洛旗發生了由“黑”變“綠”的轉變。
伊金霍洛旗有著煤炭資源量多、質好、易採的能源優勢,已查明煤炭資源儲量約560億噸,保有儲量325億噸,年產煤炭2億噸,是全國第三大產煤縣和國家重要的能源戰略基地之一。
隨著煤炭資源持續開採,煤礦採煤沉陷區和復墾區仍以每年約20平方公裡的面積持續擴展。全旗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土地復墾工作越來越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和難點,嚴重影響著礦山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是推進新時期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重大舉措,更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促進鄂爾多斯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伊金霍洛旗不隻有煤,更有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神東煤炭生態環境管理中心主任王義說,“我們希望充分發揮新能源優勢,改變‘靠山吃山’的態度,也讓老百姓坐上綠色發展的‘快車’。”
礦山生態治理與新能源開發相結合,利用老舊礦山地形、光照等優勢發展光伏發電項目……一座座廢棄的露天煤礦與太陽“手牽手”,實現資源開發和綠色發展高效銜接,煥發出新的活力。
能源要“新”,生態更要“綠”。現在,天驕綠能50萬千瓦採煤沉陷區生態治理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全年設計發電能力約9億千瓦時,電價按照0.2829元/千瓦時結算,可實現年產值約2.5億元,可實現稅收5000萬元。截至目前,已累計發電約14.2億度,已實現產值約4.01億元。
“生態修復完成后,我們還將配套發展農業觀光、果蔬種植等特色旅游產業,打造‘智能光伏田園綜合體’。”伊金霍洛旗對於“綠色礦山”有著更為長遠的願景——完成全旗產業由“地下不可再生的黑色資源”變為“地上可再生的綠色資源”,“採煤沉陷區”變為“秀麗風景區”,“廢棄礦山”變為“綠水青山”,成為共同富裕的“金山銀山”的“四轉變”。
目標為“零” 迎接更多“綠色伙伴”
零碳產業園航拍圖。受訪者供圖
一側是已經修建完畢的廠區,廠房內設備齊整、運行有序,有條不紊地生產出一件件高規格的新能源產品﹔另一側,新廠房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將迎接更多“綠色伙伴”聚集於此。
“我們的目標是建成零碳產業園。”遠景能源鄂爾多斯副總經理王堯向人民網記者介紹說。
何為“零碳”?零碳,並非“零二氧化碳排放”,而是“淨零碳”,即通過減少碳排放、設計方案進行碳抵消等方式,達到碳的“相對零排放”。產業園區是現代工業制造業的重要載體,“零碳園區”代表著產業園區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全部中和,實現淨零排放。
“零碳園區”何以打造?核心在於園區內能源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園區擁有‘風光儲氫’綠色能源供應體系,80%的能源直接來自風電、光伏和儲能,另一部分為購入的綠電,能夠實現電池制造100%使用綠色能源。”王堯說。
零碳產業園的建設仍是“現在進行時”。王堯透露,零碳產業園正在建設增量配電網,以實現大量綠色電力直接供給。“園區一期電池工廠已在去年4月投產,電池生產涉及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以及電池組裝這三個最主要的能源和電力消耗產業,現已全部落地。當前滿負荷生產下所使用的綠色電力的佔比超50%,在2025年將實現80%的綠電直接供給。”
目前,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日產電芯3萬隻、單晶拉棒900根、單晶切片2000萬片、單晶高效電池1500萬片,日產值達到1億元。到2023年底,可實現工業產值近300億元、直接吸納就業1.3萬人。到“十四五”末,將實現“百億度”綠電消納、“上億噸”碳減排積累、“千億元”綠色工業產值,建成國家級新能源裝備制造示范應用基地。
點“沙”成“金” 在沙漠筑造“綠色長城”
庫布其沙漠的腹地,一望無際的光伏板。人民網 歐陽易佳攝
俯瞰庫布其沙漠的腹地,一匹“駿馬”映入眼帘,這片由19.63萬塊光伏板組成的光伏板圖形電站,“奔騰”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之上。
“在2019年,我們申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証,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光伏板圖形電站。”達拉特旗旗委常委、旗人民政府常務副旗長尚振飛說。
數據証明,這片“駿馬電站”,不僅好看,還好用。據尚振飛介紹,基地裝機規模達100萬千瓦,年發“綠電”20億度,節約標煤68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165萬噸/年,減排粉塵45萬噸/年。
2022年初,《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布局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台。《方案》提出,以庫布齊、烏蘭布和、騰格裡、巴丹吉林沙漠為重點,以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區為補充,綜合考慮採煤沉陷區,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到2030年,建設規劃風光基地總裝機規模4.55億千瓦。
借著這股“東風”,同年8月,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系能源基地項目成功獲批,成為國家“沙戈荒”基地首批首個項目。
項目建成后,每年向京津冀地區送電約400億千瓦時。其中清潔能源佔比50%以上,相當於節約標准煤約6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600萬噸。
在庫布其沙漠的這片“藍海”之下,更有光伏治沙的生態建設,項目在延伸“光伏+生態治理+有機農林+沙漠旅游”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提升了沙漠研學、智能科普、光伏田園、生態牧業等產業功能。板上發電、板下種植,這片由光伏電板組成的“藍色海洋”,成為了新能源開發的響亮“名片”。
“截至目前,我們共實施生態修復2.1萬畝,套種紫穗槐、紅棗、甘草等經濟作物1.9萬畝,規劃建設600畝生態景觀區,建設50米高的觀光瞭望塔和牡丹園、玫瑰園等觀賞植物園。”達拉特旗林草局副局長徐哲浩向人民網記者介紹,同時著手建設存欄2.5萬頭、佔地1500畝、總投資1.7億元的“牧光互補”高端肉牛標准化養殖項目,預計投產后將帶動周邊約1100戶農牧民增收和20萬畝青貯牧草種植,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達拉特旗不僅是光伏發電的“領跑者”,還有效治理庫布其沙漠面積達6萬畝,對改善內蒙古自治區能源供給機構和推進庫布其沙漠荒漠化生態治理貢獻了“達拉特方案”。
回望庫布其沙漠上的“駿馬”,馬蹄高揚,清潔美麗的綠色中國正奮勇奔騰、大步向前。(實習生郭婧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