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加速行業智能升級 華為雲推出首個大模型混合雲

2023年11月30日14:4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焦磊)近年來,得益於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推動,以及各類科技企業的持續研發和自主創新,中國各行業數字化進程加速推進,創新變革成果斐然。11月30日,以“踐行深度用雲,加速智能升級”為主題的華為雲行業高峰論壇2023在北京舉辦。會上,華為雲推出業界首個大模型混合雲,並發布《深度用雲展望 2025》白皮書及深度用雲行動計劃,旨在通過創新技術、理論沉澱及行動舉措,助力政企踐行深度用雲,加速智能升級。

當前,政企正從“業務上雲”加速邁向“深度用雲”。對此,華為雲全球Marketing與銷售服務總裁石冀琳在會上提出五點思考:深度用雲就是從幫助企業應用雲資源,到幫助企業應用雲上的技術與服務﹔從幫助企業搭建全新的平台底座,到幫助企業進行應用現代化改造﹔從使用雲上的通用技術,到開發行業化解決方案﹔從提升企業的運維能力,到提升企業的運營能力﹔從幫助企業提升效率,到打造全新的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AI將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石冀琳表示,為加快行業智能化創新,華為雲提供了涵蓋基礎設施、算力、算子、算法、開發框架、盤古大模型等在內的全棧AI能力,為行業智能化打造AI雲底座。

當下,全球雲計算市場進入穩定增長階段,雲和AI已經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生產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全球各國加速雲計算戰略部署,到2025年我國雲計算市場將突破萬億元人民幣,各行業上雲用雲呈現階梯狀。

何寶宏進一步闡述,生成式AI應用大模型將持續引領產業升級,從技術層面看,作為人工智能工程化實現的核心,雲計算將向一雲多芯、算雲融合、軟硬協同方向演進。從管理層面看,企業逐步邁入深度用雲,運營機制、優化治理與平台工程將成為用雲新焦點。

未來,大模型的深度應用將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業內分析認為,源於長期的行業積累,大型企業擁有的豐富私有數據資源,對於大模型的訓練至關重要。大型政企由於其業務特點,更傾向於將數據留在本地,確保“數據不出域”。因此,基於混合雲的大模型將成為未來行業大模型的重要部署形態,既滿足業務創新訴求,也緩解企業對數據安全和隱私的擔憂。

“在大模型時代,華為雲致力於成為政企智能升級首選伙伴。希望基於華為雲Stack提供的豐富的雲服務和盤古大模型的強大能力,讓AI的建設、開發和運營更簡單,讓每個企業都擁有自己的專屬大模型。”華為混合雲總裁尚海峰在會上說。

據尚海峰介紹,華為雲Stack 8.3在業界率先實現大模型能力基於混合雲部署,提供算力平台、雲服務、開發套件和專業服務等完整的AI生產鏈,幫助政企客戶一站式建立專屬大模型能力,並針對大模型場景做了四大優化:基於原生混合雲能力,用戶可以將大模型從本地延伸到邊緣和公有雲,實現全場景跨雲部署﹔通過軟硬協同實現算子融合與混合精度的優化,模型訓練性能提升45%﹔高效完成數據清洗、模型開發和應用開發,降低開發門檻﹔通過無感斷點續訓的能力,讓AI訓練長穩運行30天以上。

當前,數字化、智能化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新動能。政企通過持續推進深度用雲,實現技術、業務和模式創新,加速整個行業的智能化進程。

截至目前,華為雲Stack已經聯合10多個政企客戶基於混合雲探索行業大模型,沉澱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其中,與山東能源集團攜手打造的業內首個礦山大模型,開發了40多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推進了人工智能大規模“下井”。

通過構筑一體化城市數據基礎設施,發展城市數據生態體系,充分挖掘數據要素的價值場景,釋放數據要素潛能﹔深化銀行業、技、數融合,為業務植入數字化基因,讓科技能力成為業務日常能力的一部分﹔構建智慧工廠總體架構,賦能生產排程、全息質量追溯、數字孿生及工廠仿真等各種智能化場景……在政府、金融、制造等不同領域,華為雲不斷開拓探索,推進深度用雲,助力行業更加數字化、智能化。

深度用雲行動計劃正式發布。主辦方供圖

深度用雲行動計劃正式發布。主辦方供圖

會上,華為雲提出深度用雲行動倡議,並聯合伙伴和行業組織,共同發起深度用雲行動計劃,計劃未來三年投入1億人民幣,用於能力型伙伴建設、雲原生應用開發、行業專家培養、行業標杆打造等領域。

(責編:羅知之、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