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江有畝田 雲上認養新體驗”——農業銀行開啟稻米養成計劃

“在廣袤的三江平原上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農田是我多年的夢想。我們不僅吃上了美味健康的東北大米,更是一種全新的消費體驗。”日前,北京市民陳女士收到了黑龍江建三江墾區寄來的50斤新米,這是她通過農業銀行手機銀行認養的一分地(0.1畝)所產出的。陳女士表示,感謝農業銀行幫助她實現了“田園牧歌”式生活的願望。
和陳女士一樣,近期,全國各地的許多市民都陸續收到他們在黑龍江三江平原上所認養稻田裡的大米,這源於農業銀行在手機銀行上推出的“我在三江有畝田”農田認養項目。
今年6月,農業銀行聯合北大荒集團,依托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將稻田搬上雲端,打造“雲上認養”新模式,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在該場景下,消費者動動手指就可在線認養一塊真實農田,並通過手機24小時雲端監控,實時查看農作物從插秧到收割全過程,輕輕鬆鬆變身稻田“農場主”,第一時間收獲來自田間地頭的“新鮮”。
不僅收獲農產品,消費者認養了自己的田地后,還可以帶著家人到建三江農場進行田園旅游、體驗農事勞動等,切身感受農耕生產的樂趣。
一頭連著消費者,一頭連著農產地,“雲上認養”模式不僅滿足了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也拓寬了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建設農業高值轉化的產業體系和農民增產增收。據了解,“我在三江有畝田”項目將訂單種植、旅游觀光、農事體驗、優質農產品消費等內容相互融合,打造“認養+合作+金融”休閑農業新模式,通過五個“看得見”,即看得見種植計劃、看得見生產資料、看得見水稻長勢、看得見收儲脫谷過程、看得見配送信息和服務,重塑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供需關系。
近年來,農業銀行不斷探索以數字化能力創新鄉村振興服務模式,在手機銀行推出了面向農戶的“鄉村版”和聯動城鄉的“鄉村振興頻道”。作為一家將“鄉村振興”作為主版頻道的商業銀行,農業銀行充分發揮手機銀行2億月活用戶的流量優勢,用鮮活的場景和特色農業服務,吸引消費者參與鄉村振興,暢通城鄉要素流動。
農業銀行將持續加快數字化轉型創新,在糧食安全、鄉村產業、農民增收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金融資源供給,當好服務鄉村振興的領軍銀行,全力書寫服務建設金融強國的高質量答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業界:加強技術創新 推動電動汽車與綠色能源協同發展
-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如何推動電動汽車與綠色能源實現協同發展,實現電動汽車與能源融合是行業下一步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 立足抗災奪豐收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安排強降雪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防范工作
- 人民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李棟)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近期,我國中東部大部將出現兩次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對此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防范工作,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立足抗災奪豐收,主動作為,科學應對,確保冬季農業生產發展穩定。 據氣象預報,12月9日-11日、14日-17日,中東部大部將出現兩次大范圍雨雪天氣過程,並伴有持續降溫,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到湖北中部至蘇皖北部一帶,華北、黃淮、東北中南部、西北東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局地大到暴雪,華北黃淮強降雪落區重疊,降雪量有一定極端性,將給冬季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穩價保供帶來不利影響。…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