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數字化技術賦能鄉村“甜蜜經濟”

蔣雨彤
2024年01月06日08:49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數字化技術賦能鄉村“甜蜜經濟”

浙江省嘉興市鳳橋鎮三星村是遠近聞名的“水蜜桃之鄉”。冬至剛過沒幾天,三星村的桃農便齊刷刷地來到果園,為桃樹修剪樹枝。當地村民介紹,“冬至前后修桃枝”是保証來年蜜桃豐收的一個“公開的秘密”。但水蜜桃豐收的“秘密”可不止這一個,從三星智慧桃園的建成,到蜜桃智能分揀系統的落地,再到直播帶貨銷售模式的加入,三星村水蜜桃產業的“甜蜜經”正變著花樣兒地創新。

2023年2月,三星智慧桃園正式落成,這是一座集新品種試驗、數字化種植、新式果園農機裝備推廣、農文旅融合為一體的水蜜桃產業示范園。一走進三星智慧桃園,就能看到一排排還不過人高的桃樹苗長勢正好。鳳橋鎮黨委委員胡曉駿介紹,這些桃樹苗都是2月才種下的新品種。

“桃樹一般要3年才能結果,我們也不知道新品種是否適合本地的土壤、氣候等條件,如果桃農直接種,可能會產生經濟損失。”胡曉駿介紹,為降低桃農的試錯成本,村集體會集中採購一定量新品種樹苗,在智慧桃園裡試種,“如果收益好,再向全村甚至全鎮進行推廣”。

除了新品種試驗,三星智慧桃園還成了當地水蜜桃數字化種植的“試驗場”。通過引入新型農業科技設備,三星智慧桃園進行了數字化改造,隻需要一部智能手機,管理員就能全天候監測桃樹生長狀況,實時獲取光、溫、水、土等生長環境數據,並對整個園區實施管控。這其中的“奧秘”便是被布置在桃園各處的前端傳感器。

據記者了解,桃園中的傳感器可以收集土壤、空氣和果樹的相關數據,智慧管理系統中的后台模型會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並針對性地給出桃園治理和桃樹養護的建議,桃農根據分析結果便能對桃樹的水肥需要、病虫害治理等精准施策。

時間回到20年前,三星村水蜜桃產業當時還處在起步階段,隻有少量的種植大戶在探索標准化種植,“看天吃飯”是當地水蜜桃產業的真實寫照。如今數字化種植的推廣,一方面為桃樹健康成長提供了技術保障,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施藥、施肥等過量問題。

從果樹養護到水蜜桃採摘,都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為此,三星智慧桃園在建設初期便進行標准化設計,果樹種植的間距、土地平整度、溝渠的設置等都方便智能除草和智能採摘設備的進入。“我們也在倡導桃農參照智慧桃園的模式進行桃樹種植和管理,提高他們整體的經濟效益。”胡曉駿說。

技術賦能下,三星村水蜜桃種植產業走向智能化。而在水蜜桃產品的銷售端,品控中心智能分揀系統落地,能根據甜度、分量、色澤等標准,對每個水蜜桃進行質量檢測、精准分類、統一包裝,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動能。目前該系統的過線果品合格率和精品率已達到100%。三星村水蜜桃產業實現果品“數字化篩選”,從“論斤賣”走向“論個賣”時代。

“水蜜桃品質好了,價格就更高,桃農的收益就提升了。”三星村黨委書記徐利軍說,隨著水蜜桃品控中心的建成,三星村水蜜桃的品牌越來越響,競爭力也逐漸提升。據悉,在2023浙江名優土特產展示展銷暨首屆長三角綠色優質農產品推廣周活動上,鳳橋水蜜桃作為浙江省唯一一個參加開幕式推介會的品牌,圈粉無數。

隨著直播電商的火爆,一批懂種植、會營銷的“新農人”把他們的手機變成“新農具”,利用直播向大眾推介三星村水蜜桃。三星村公共服務中心的“三星共富直播間”,已成為村民直播帶貨銷售水蜜桃的重要場所之一。就是從這個小小的房間,幾十萬箱三星水蜜桃賣向全國各地。

在三星村公共服務中心的牆上寫著一連串數字:人均可支配收入5.8萬元人民幣、家庭年可支配收入20萬元以上的比例為90.1%、戶均家用汽車保有量1.8輛……數字展現了三星村共同富裕的建設成果。這背后,則是當地水蜜桃產業的智能化、品牌化變革。

如今,三星村還依托“桃”產業發展包括旅游、文創在內的相關經濟:每年3至5月桃花盛開時,舉辦鳳橋桃花節吸引游客﹔打造桃木藝術工坊,制成各類工藝品進行展銷﹔以“樂淘桃”為品牌標識,開發桃花釀、桃花宴等聯動產品,桃產業鏈持續拉長。

(責編:楊曦、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