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熱議保險業轉型發展:發揮風險保障作用 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北京1月21日電 (記者杜燕飛)當前,保險業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日前在2023年度中國保險鼎峰50人論壇上,與會嘉賓表示,隨著非融資金融服務需求的上升,保險行業發展前景廣闊,要聚焦主業主責,探索專業化、精細化、差異化發展路徑,多維度提升綜合實力,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當前,新舊動能轉換下,金融業更加強調發展質量。同時,利率持續下行,金融機構業務結構或將發生變化,來自融資、投資端的回報可能面臨挑戰。”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就保險業而言,隨著市場非融資金融服務需求上升,保險行業發展空間大。養老金融方面,從產品、服務到投資管理,保險業在養老金融領域有很大的開拓空間﹔普惠金融方面,保險作用也越來越凸顯,如普惠型人身保險可發揮保障民生作用。同時,保險可進一步豐富財富管理金融產品類型,拓寬居民財產性收入渠道。
在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近年來,隨著金融監管部門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保險機構加強聲譽風險管理,已成為一道必答題。
“聲譽風險管理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從政策層面講,近幾年內監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其中部分政策法規對重大聲譽風險有一些約束性要求﹔從公司層面看,聲譽風險是品牌建設的另一面,品牌建設和聲譽風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金融品牌研究所所長王曉樂表示,建議保險機構做好“三合一”工程,即將品牌建設、品牌危機和品牌內化三點結合起來,積累聲譽資本和品牌資產。
與此同時,在保險業高質量轉型發展過程中,市場傳統的經營模式、戰略定位、業務策略也將發生變化。
就新能源車險而言,茶道燕梳創始人兼CEO、原天平車險總裁、久隆保險原總經理謝躍認為,新能源車因其運行成本遠低於燃油車,私人購買新能源車從事網約車等業務,保險公司面臨更高的賠付風險。與此同時,定損員對新能源車知識欠缺、新能源車高成本結構等因素,也容易造成財險公司賠付率高。為此,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要迅速迭代,打開費率上升空間﹔新科技成果應用后,保險行業可要求電池、整車生產廠商同步進行可維修、可回收技術開發。
壽險業方面,中國太保壽險副總經理葉蓬認為,壽險行業有長期增長的潛力和加快發展的機會,例如,在做好養老金融這篇大文章方面有非常很大潛力。目前壽險業在高質量轉型中面臨一些困難,要從“產品+服務”角度來提升客戶經營能力,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隨著國內人均保單持有率的持續提升,將來的競爭和價值挖掘越來越倚靠存量客戶,要將存量業務管理和新業務同樣重視起來。
“要發揮保險業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圍繞經濟建設和民生需求,提升保險保障和服務功能﹔明確業務主攻方向,人身險要推動商業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財產險要建立財險公司綜合監管評級體系,加大車險領域‘報行合一’、檢查處罰力度等﹔形成全面監管體系,強化覆蓋機構全周期、業務全過程、治理全鏈條的動態監管﹔持續保持合規高壓,突出‘嚴’的基調,做到應罰盡罰。”大家保險集團原總經理徐敬惠表示。(實習生張亞舒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