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觀滄海)

張 爍
2024年02月17日08: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伶仃洋上,一橋飛架香港、澳門、珠海三地,橋上車輛往來穿梭。數據顯示,2023年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超過1630萬人次,出入境車輛超過326萬輛次,分別為2019年的1.29倍和3.8倍。北上南下“雙向奔赴”,人流、資金流、物流相互交織,粵港澳大灣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新景象加速展現。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5年來,粵港澳三地攜手同心、協力共進,推動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粵港澳大灣區勇立潮頭。

  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經珠港飛”、人才簽注等政策落地實施﹔醫師、教師、導游等八個領域實現了執業資格互認,已經有3200多名港澳的專業人士獲得內地注冊的執業資格﹔粵港澳三地共同發布食品、中醫藥、交通、物流等領域灣區標准,以及工業消費品、農食產品、服務業領域“灣區認証”項目﹔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多措並舉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5年來,粵港澳大灣區“立體交通網”越織越密,積極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變“制度之異”為“制度之利”,市場互聯互通更加順暢有序、政務服務更加高效便捷、法治環境更加健全完善、對外開放更加積極主動,不斷促進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區內居民“心聯通”。

  橫琴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措施、鼓勵類產業目錄等順利落地,產業項目加快導入,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正式揭牌﹔前海累計引進全球頭部服務商150多家,港澳專業人士備案執業范圍增至22類,全國首家“雙牌照”境外銀行正式落地﹔南沙開發建設加力提速,國際通用碼頭工程開工,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正式挂牌﹔河套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順利開園,首批16家香港科創機構、企業及服務平台入駐……5年來,有關方面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統領,不斷完善“1+N+X”政策體系,重大合作平台建設扎實推進。近期,又有多份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文件陸續出台。一以貫之、一脈相承,一系列文件都是著眼於把黨中央關於大灣區建設的重要部署落到實處,都是為了支持香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發揮自身作用,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新定位。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活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備、人才集聚、聯通內外,是我國產業鏈最重要的節點地區之一,具有成為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的經濟基礎和空間優勢,能夠走在前列,發揮帶動作用。

  當前,億萬人民正在黨的領導下奮進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粵港澳大灣區迎來了新機遇,大有可為也大有作為,必將在高質量建設道路上加速奔跑!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17日 05 版)

(責編:孫紅麗、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