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楊迪 郝帥
2024年03月07日15:10 來源:人民網
編者按:千紅萬紫安排著,隻待新雷第一聲。隨著2024年全國兩會拉開序幕,來自各地區各領域的代表委員帶著全體人民的心聲與期盼,走到參政議政的舞台中央。他們直面熱點議題、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在會場內外留下精彩的瞬間。為此,人民網策劃推出《兩會“熱”鏡頭》融媒體系列報道,以“熱”視角傳遞兩會“強觀點”,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搖旗吶喊,助力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3月5日上午,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上介紹,2023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9萬億斤,比上年增產177.6億斤。
6日下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在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再次提及,通過擴大面積、提高單產,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39萬億斤。
到2023年,我國糧食生產已經實現了“二十連豐”。2024年,中國的糧食產量預期目標仍明確在1.3萬億斤以上。
為什麼糧食產量會被反復提及?糧食連年豐收,是否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
全國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齊扎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糧食安全是戰略問題。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復雜嚴峻,我國糧食生產既面臨氣候變化、國際沖突等外部風險,也存在生態壓力大等內部挑戰。滿足國內持續增長的糧食需求,還需著力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強化科技與改革雙輪驅動,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在保証種植面積的同時提升單位產量,才能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多種糧、種好糧,保証市場充足供應、保証口糧絕對安全,是我們必須履行的政治責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懈怠。”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主席藍紹敏在7日召開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如是發言。他建議,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從擴大“增量”、定好“標准”、建強“產業”、強化“剛性”等多個方面考慮政策設計,進一步提高糧食主產區種糧積極性。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農業的基礎地位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圍繞糧食生產的關鍵,抓好耕地、攥緊種子、提高種糧農民和主產區“兩個積極性”……一系列實招、硬招已在緊密部署。
“兩會@你”系列融媒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