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9.7億畝草原陸續進入休牧期
2024年04月02日17:54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2日電(記者王春燕、李雲平)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局獲悉,今年全區范圍內的草原都將實行春季休牧,休牧總面積達到9.7億畝,其中3.8億畝草原進入5年休養期,5.9億畝草原執行不少於45天的春季休牧制度。
春季是草原牧草返青期,春季休牧可以有效減少牲畜對牧草啃食、踩踏,有利於牧草充分返青及后續生長,提高牧草產量,對草原起到保護作用。
錫林郭勒盟2.2億畝草原從4月1日起陸續進入休牧期。休牧期內,錫林郭勒盟為實施休牧的牧民發放草場補貼、支持休牧圈養,通過休牧讓草原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據錫林郭勒盟草原生態保護部門介紹,全盟各旗縣的休牧期不盡相同,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牧場生長規律確定。2024年,包括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在內的五個旗縣牧區的春季休牧期於4月1日開始,其余旗縣的春季休牧期於5日或10日開始。在為期45天的春季休牧期內,休牧畜種為牛和羊(馬、駱駝不在休牧范圍內),補貼標准為1.125元/畝,涉及牧戶共10.1萬戶。
據錫林郭勒盟2023年春季牧草返青期監測結果顯示,2023年休牧期結束時,全盟天然草地全部返青,天然草地平均蓋度26.5%,草地牧草返青狀況良好。
呼倫貝爾市9329萬畝草場4月10日起進入45天的休牧期,鄂爾多斯市從3月20日起對5338萬畝草原實行3個月的季節性休牧。
2024年初,內蒙古印發《內蒙古自治區解決草原過牧問題試點方案》,計劃用一年時間在不同草地類型、不同經濟類型區開展試點,因地制宜、一地一策解決草原過牧問題,總結經驗后再全面推開。
(責編:楊光宇、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為何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農業農村部回應
- 人民網北京4月2日電 (方經綸)在4月2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表示,長江全面禁漁以來,長江魚類資源量和生物多樣性呈現恢復態勢,禁漁效果初步顯現,但還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長江水生生物的多樣性水平、漁業資源水平仍然較低,因此需要推進落實《關於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意見》,制定長期針對性保護計劃,通過江湖連通、生態調度、關鍵棲息地修復、科學放流等手段,多措並舉恢復水生生物資源和多樣性。 “長江流域是一個‘江河湖海’連通的超大型生態系統,採取禁捕措施后,一些生育周期短、繁殖快的低營養級魚類資源首先恢復,通過食物鏈為較高營養級的魚類、鳥類提供食物,就是咱們經常講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