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財政收支運行平穩 財政部回應專項債等熱點問題
【要點摘要】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877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預算的24.5% ,高於近3年的平均水平,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財政支出進度合理加快。
·根據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分配情況,及時啟動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工作。
·將更多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領域納入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增加“獨立新型儲能”“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等納入專項債券支持范圍。
·密切關注儲蓄國債的供需關系變化和銷售情況,研究適當增加發行規模。
4月22日下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一季度財政收支情況。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表示,今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持續用好財政政策空間,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優化組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一季度,財政收支運行平穩。
多位專家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綜合來看,財政政策落實“適當加力、提質增效”的政策要求,推動經濟延續恢復態勢和回升向好,一季度財政運行情況表明,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變,經濟運行實現平穩開局。展望下階段,在積極財政政策尤其是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專項債加快發行和使用的支持下,二季度經濟恢復的基礎將更加牢固、物價也將進一步回升,實現財政、經濟的良性循環。
收入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 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
王東偉介紹,一季度財政收支呈現出三方面特點:一是財政收入按可比口徑計算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二是文旅消費、先進制造業等行業稅收較快增長﹔三是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
具體看,收入方面,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877億元,同比下降2.3%。扣除特殊性因素影響后,可比增長2.2%左右,延續恢復性增長態勢。
對此,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表示,這延續了恢復性增長趨勢,與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基本一致。在收入增長的趨勢帶動下,財政收支平衡狀況將進一步改善。同時,也應注意到,當前我國正處於新舊動能轉化的關鍵節點,需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有效發揮政策紅利,激發經濟潛能,賦能財政可持續性發展。
稅收層面,一季度,國內消費稅5111億元,同比增長10%﹔車輛購置稅700億元,同比增長10.5%﹔企業所得稅11780億元,同比增長1%。李旭紅分析指出,消費稅和車輛購置稅同比增長較快,反映出隨著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居民購買力逐漸恢復,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同時,也體現出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等稅收優惠政策有效發揮了對消費的引導與激勵作用,對擴大有效內需,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具有積極意義。企業所得稅呈現出增長態勢,表明經營主體活力得到恢復,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經濟活躍程度不斷提升。
粵開証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分析表示,從收入結構看,一季度住宿餐飲等服務消費行業以及先進制造行業稅收收入增速明顯高於財政收入整體增速,反映出服務消費持續恢復以及新質生產力發展穩步推進,這是一季度經濟超預期的重要動能。一季度乘用車銷量達到兩位數增長,帶動相應的車輛購置稅和國內消費稅分別增長10.5%和10%,反映出居民消費信心回暖,以及消費活動在拉動經濟增長和貢獻財政稅收上起了重要作用。
支出層面,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2.9%。主要支出領域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708億元,增長3.7%﹔教育支出10436億元,增長2.5%﹔城鄉社區支出5614億元,增長12.1%﹔農林水支出5185億元,增長13.1%﹔住房保障支出2049億元,增長7.8%。
“從支出結構看,社會保障與就業、住房保障等事關民生支出增速高於整體增速,反映出財政支出結構在持續優化有利於提振消費。”羅志恆分析表示。
李旭紅認為,總體上看,財政支出兼顧規模與結構,對推動宏觀經濟的復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帶動社會資本投資具有積極意義。
根據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分配情況 及時啟動發行工作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對公眾關心的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何時發、怎麼發等問題,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表示,將根據項目分配情況,及時啟動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工作。
王建凡介紹,將根據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分配情況,及時啟動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工作。結合債券市場需求和超長期特別國債對應建設項目的實施周期,科學設計發行品種期限,實現與項目期限的合理匹配。同時,統籌一般國債和特別國債發行,合理安排發行節奏。
此外,加強中央和地方資金、存量和增量資金統籌,與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形成合力,提高資金整體效能。
監管方面,王建凡表示,將結合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實際,研究建立監管機制,加強對資金分配、下達和使用的全過程監管,確保規范、安全、高效使用。
羅志恆表示,超長期特別國債能夠擴大總需求,鞏固當前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同時,可以優化中央和地方的債務結構,降低債務風險,有利於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優化供給結構,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和預期,釋放出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好支持經濟發展的信號。
財政部回應專項債發行偏慢:全年發行規模總體仍符合預期
今年以來,地方專項債發行整體偏慢。對此,財政部相關負責人做出回應,表示全年發行規模總體仍然是符合預期的。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表示,一季度發行規模小於往年,一方面是以往年度為應對疫情沖擊等特殊因素影響,加大年初發行規模﹔另一方面也與地方項目建設資金需求、冬春季節施工條件、債券市場利率等因素相關,同時在提高專項債項目質量、加強項目前期准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年發行規模總體仍然是符合預期的。
王建凡表示,接下來將指導地方合理把握專項債券發行節奏,優化政府投資節奏和力度,指導保障重大項目資金需求,提高債券資金使用績效。
從地方債投向領域看,今年一季度,各地發行專項債券主要用於市政建設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點領域項目建設。
王建凡介紹,今年,我國不斷優化調整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將更多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領域納入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引導地方加大對“國家級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普通高校學生宿舍”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謀劃經濟社會效益明顯、帶動效應強、群眾期盼、早晚要干的重大項目。
同時,嚴格落實專項債券禁止類項目清單。目前,財政部正在從項目成熟度、融資收益平衡、資金使用合規性等方面對項目加強審核把關,提高項目儲備質量。
儲蓄國債“一債難求”?財政部回應:研究適當增發規模
針對近期投資者積極認購國債,部分銀行出現“一債難求”的情況,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現場給予回應。
李先忠表示,儲蓄國債代表的是國家信譽,保本保息、收益穩定,長期以來受到廣大投資者青睞。從今年3月、4月儲蓄國債發行情況看,發行總體平穩,存在局部供需矛盾。
目前,我國儲蓄國債分為憑証式和電子式兩種,其中憑証式儲蓄國債通過銀行網點櫃面銷售,電子式儲蓄國債既可以在櫃面銷售,也可以通過網上(手機)端銷售。
李先忠介紹,憑証式儲蓄國債的銷售,因為各銀行網點的客戶群不同,需求也不一樣,目前銷售額度在各網點之間靈活調劑還存在一定困難,造成部分網點出現供需矛盾。
關於電子式儲蓄國債的銷售,李先忠表示,其銷售額度可以在不同銀行、銀行內不同網點間、櫃面和網上(手機)端靈活調劑。
據統計,60歲以上的投資者佔儲蓄國債投資者的比例達55%,這些投資者偏好在櫃面購買,為了更好地保障這些傳統客群的購債需求,電子式儲蓄國債在發行首日銷售額度向櫃面適度傾斜,首日櫃面銷售額度佔各銀行基本銷售額度的60%。因此,櫃面認購需求基本能夠得到滿足。4月份發行的電子式儲蓄國債,發行首日即售出計劃發行額的99.7%,進度明顯快於近幾年的平均水平。從櫃面銷售看,多數銀行銷售時長超過2小時。網上(手機)端因可同時容納更多投資者購買,銷售更加集中,部分銀行網上(手機)端出現了瞬時的供需矛盾,32家銀行的網上(手機)端銷售時長平均約半小時,但是有2家銀行銷售時長持續不到1分鐘,基本上是秒光,另有7家銀行是6分鐘內售罄。
“4月份以來,受部分銀行降低存款利率、暫停銷售大額存單等因素影響,儲蓄國債關注度進一步提高”,李先忠在解釋為何出現儲蓄國債的供需矛盾時表示。
李先忠表示,為了進一步滿足投資者購債需求,下一步,將採取以下四項措施:
一是密切關注儲蓄國債的供需關系變化和銷售情況,研究適當增加發行規模。“一債難求”核心就是需求旺盛,供給相對不足,所以下一步要研究適當增加發行規模。
二是研究進一步調降單人購買限額,使儲蓄國債能夠惠及更多的投資者。
三是在保障櫃面銷售的基礎上,不斷提升電子式儲蓄國債的信息化服務水平,穩步增加電子式儲蓄國債網上(手機)端銷售額度。同時,加大宣傳,引導更多的投資者通過網上(手機)端購債,改進購債體驗。
四是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優化憑証式儲蓄國債的額度分配機制,更好地匹配有實際需求的網點,並研究優化憑証式和電子式兩種儲蓄國債發行比例的中長期安排,更好地滿足投資者購債需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