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非迎來合作“向新力”(環球熱點)

本報記者 林子涵
2024年04月23日09: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為參展商在第135屆廣交會上向非洲採購商介紹太陽能電池組件展品。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攝

  近期,新質生產力成為海外媒體和輿論關注的熱詞。不少非洲媒體發表觀點認為,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有望釋放積極效應。中非拓展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的創新合作,對促進非洲經濟增長、實現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將為非洲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

  專家分析表示,中非傳統友誼深厚,合作成果豐碩。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等機制平台下,中非在新科技、新能源、新產業領域交流日益密切。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同非洲發展戰略深度對接,為中非合作打開新空間、注入新動能。

  

  非洲關注新質生產力發展“東風”

  南非獨立在線新聞網站近期圍繞新質生產力發表報道稱,中國正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為此,中國正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

  報道表示,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平台,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果有望惠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給相關行業發展變革帶來動力。非洲將是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受惠者。“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將進一步拓展中非關系,鞏固與非洲的合作成果。一個更具創新性的非洲可以從中抓住新機遇,改善經濟前景。”

  尼日利亞《先鋒報》近期關注到,中國正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報道援引分析表示,中國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意味著忽視或放棄傳統產業,而是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這種轉型對提高生產效率和全球競爭力至關重要。目前,中國正積極推進多領域科技創新項目研發,非洲學者有望參與其中,拓展中非在人工智能、區塊鏈、航天技術等領域的合作。

  南非《星報》援引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稱,一季度,中國經濟開局良好,提振了經濟發展信心。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潛力得到外商肯定。中國持續推動新質生產力,將通過自身高質量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中非共和國潛力網日前發表評論員文章稱,中國正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文章表示,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高質量發展將持續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動力,也將為非洲國家發展帶來新機遇。

  近日舉行的第三屆“民主:全人類共同價值”國際論壇上,非洲政策研究院院長彼得·卡格萬加在主題演講中談到新質生產力。他表示,乘著新能源、高科技制造、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的東風,中國正引領全球南方國家從多方面推進全球治理變革。中國為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全球公共產品,使這些國家能自主探索適合本國和所在地區具體情況的現代化道路。

  新領域合作契合非洲發展需求

  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贏得非洲媒體和輿論的關注。專家表示,中非在新科技、新能源、新產業領域已建立深入合作,各項目建設穩步推進。中非在此基礎上拓展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合作,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和期待。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國非洲研究院)研究員張永蓬對本報記者表示,在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中非合作近年來取得積極進展。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積極支持非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參與建設多條連接非洲和歐、亞、美洲大陸的海纜工程﹔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企已幫助非洲國家新增和升級通信骨干網約15萬公裡,網絡服務覆蓋約7億用戶。同時,中國積極與非洲開展電子商務合作,共享電子支付、智慧物流等發展經驗,助力埃塞俄比亞、南非、科特迪瓦等國家構建電商生態系統。此外,中國的科技產品、移動應用軟件等也在非洲市場廣受歡迎。

  “在綠色發展方面,中國是非洲能源轉型的重要合作伙伴,迄今已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實施數百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發展項目,支持非洲國家更好發揮太陽能、水電、風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優勢,助力非洲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張永蓬說。

  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面,中非雙方也保持了密切協作。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張傳紅對本報記者表示,中非在農業現代化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合作經驗。從雜交水稻技術、稻魚共生系統,到菌草技術、木薯繁育技術,多年來,中國積極同非洲國家分享農業科技與發展經驗,支持非洲國家提高農業生產和加工水平,提升非洲農業產量和產品附加值。近年來,中國還與非洲積極共建遙感應用合作中心、氣象站,持續加強可持續農業、節水灌溉、糧食減損、農業氣候應變等領域的科技合作,助力非洲應對氣候變化威脅﹔同時推進農機生產、倉儲加工等投資建設,完善當地農業產業鏈,並借助電商、網絡直播等數字合作以及建立非洲農產品輸華“綠色通道”等方式,擴大非洲經濟作物農產品市場。

  “得益於中國的技術和創新援助,非洲的生產生活方式顯著改善。中國是幫助非洲應對挑戰的‘負責任合作伙伴’。”尼日利亞《國家報》日前刊文表示,非洲的信息通訊、交通、電力、農業等領域在中國強有力的支持下獲得發展。中非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產業的技術合作為數百萬非洲青年提供了就業機會,非洲大陸的互聯互通程度也比以往更深、更廣。

  在合作基礎上,中國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中非進一步合作提供新契機。

  “非洲國家對加快生產力進步、實現跨越式發展有強烈訴求。”張永蓬說,“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非洲國家意識到,需避免陷入高能耗增長困境,減少粗放發展造成的落后產能。近年來,非洲積極擁抱數字經濟、綠色發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加快探索現代化和自主發展道路。在相關領域,中非合作基礎好、經驗足,互惠互利合作有巨大潛力。”

  中非攜手創新前景廣闊

  專家分析指出,中國向“新”求“質”,發展新質生產力,與非洲的未來願景和戰略規劃深度對接。

  張傳紅表示,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這與非洲當前的轉型需求,特別是同非洲聯盟《2063年議程》提出的發展目標高度契合。今年2月,非盟宣布啟動《2063年議程》第二個10年計劃。該計劃明確了未來10年的重點領域,其中特別強調了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和創新、打造環境可持續和氣候適應型經濟、增進民生福祉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等願景。根據共同的中長期合作方向和目標,中非務實合作高質量發展有廣闊前景。

  聯合國貿發會議《非洲融入技術密集型全球供應鏈的潛力》報告提出,生產率和附加值的提高是當前促進非洲大陸供應鏈發展的關鍵。非洲正積極吸引投資者和科技型供應鏈,打造數字和高科技密集型行業,推動非洲大陸的技術進步和創新。

  “中國通過向發展中國家開放全球價值鏈新體系,將延伸和擴大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紅利。南非和整個非洲都將從新價值鏈的延伸中受益。”南非獨立在線新聞網站報道稱。

  張永蓬表示,未來,中非可在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進一步合作,加強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創新協作,拓展先進制造、空間技術等方面的合作空間。同時,人才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中非探索新質生產力相關合作,人才培養將是一大重點。近年來,中國通過搭建國家與地方合作機制以及高校交流合作平台,幫助非洲培養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未來,根據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中非還將持續擴大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合作。

  不久前,2024年中非互聯網發展與合作論壇舉辦。貝寧、加蓬和剛果(金)等非洲國家代表與中方共同討論了人工智能安全與治理以及國際合作議題。去年12月,中國援埃及二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成為中非航天科技合作的最新注腳。

  “借助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合作論壇、‘金磚+’等機制平台,未來中國高質量發展成果有望更多惠及非洲,為非洲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更多支持。中非雙方將持續在前沿技術及人才培養等各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共同探索適應需求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張永蓬說。

(責編:申佳平、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