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多地文旅市場持續火熱 假日裡的中國活力滿滿

人民網記者 許維娜
2024年05月06日16:1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我們是從外地過來旅游的,天壇所承載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厚重,而且是北京的地標性建筑,非常值得一看。我們一家今天算是圓夢了!”4日,剛剛參觀完天壇的游客王先生難掩興奮之情。他告訴記者,希望能趁著“五一”假期,帶家人一同領略這座千年古都的魅力。在游覽完天壇之后,他們一家三口還計劃前往長城觀光。

“五一”假期,傳統旅游城市熱度不減,新興目的地快速崛起,中國經濟呈現滿滿活力。據文化和旅游部測算,“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668.9億元,同比增長12.7%,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3.5%。

多地迎來旅游消費高峰,也推動了假日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以北京為例,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北京文旅市場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記者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五一”假期期間,北京共接待游客1696.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96.2億元,同比增長9.4%、10.2%,比2019年同期增長18.5%、23.1%,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記者梳理發現,“五一”假期,國內旅游市場在去年同期高位基礎上保持穩中有增的態勢,內部結構性變化開始顯現:入出境游增速高於國內游,下沉市場增速高於一二線市場。這兩股力量的交織,正影響著中國旅游市場的未來發展。

“五一”假期,人們對於旅游目的地的選擇呈現多樣化趨勢。游客都去哪兒?從部分在線預訂平台公布的數據來看,熱門旅游目的地依次為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重慶、廣州、南京、武漢、西安、深圳,這些城市經濟發達、交通便捷、文旅資源豐富,多為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內旅游熱門目的地的常客。

與此同時,“下沉式旅游”也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這一現象在旅游訂單的同比增速上也可以體現:一二線城市小於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小於縣域市場。例如,安吉、桐廬、都江堰、陽朔、彌勒、義烏、婺源、景洪、昆山、平潭是熱門縣域旅游目的地,旅游訂單平均增長36%。

T3出行大數據顯示,呼叫量同比增速排名Top10榜單均為三四線城市,分別為亳州、麗水、威海、菏澤、韶關、龍岩、日照、淮安、六安、湖州。

“受追求出行性價比、避免擁擠體驗等多重因素影響,‘小城旅游’在今年‘五一’假期興起,麗水、威海等有山或海的三四線城市出游熱度持續高漲,這一現象也在我們節前預測數據中得到了印証。”T3出行相關負責人分析。

對此,攜程研究院行業分析師王亞磊表示,縣域市場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這是因為下沉市場基數低,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同時,游客更追求舒適和性價比,推動了下沉市場的趨勢。此外,下沉市場的住宿和餐飲費用相對較低,更具性價比。平台數據顯示,“五一”假期,縣域市場酒店價格僅為熱門城市的一半。

從搜索熱度來看,不少出行平台上新增縣域景區近千家。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以來,10個省級行政區共新增127家4A級景區,其中65%都分布於縣城及縣級市。

同時,視頻號上的旅行氛圍也愈發濃厚,微信用戶紛紛發布逛景區、嘗美食、擠人海的短視頻。“五一”假期期間,視頻號總發表量同比增長38%,直播開播用戶增長39%,分享旅行日常的短視頻發表量增長59%。西湖風景名勝區、天安門廣場、外灘等成為高頻定位地點。

多個平台也相繼發布了“五一”假期旅游數據,全國各地旅游市場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新消費業態持續升溫,如演唱會、音樂節等相關搜索熱度同比持續增長。常州、合肥、北京、煙台等地音樂節收獲較高關注度,帶動當地酒店住宿、交通餐飲等增長。

記者注意到,一些城市推出街邊音樂會,如天津“橋邊音樂匯”、蘭州“黃河大合唱”等,讓市民及游客駐足街頭即可欣賞音樂,帶給游客不一樣的享受。

假期的氣氛從白天延續到夜晚。夜幕降臨,夜間旅游項目隨著氣溫升高同步升溫,部分地區開啟“白+黑”模式。“五一”假期,太原、湖州、南昌、大連、石家庄等地夜間旅游訂單增速較高,部分城市同比增長超過30倍。

伴隨出入境便利化措施的落地,中國旅游與世界的連接更加緊密。入境游熱門景點主要是歷史博物館、主題樂園、地標建筑等,海南三亞直升機低空飛行體驗等新項目亦受到外國游客歡迎。

來自攜程方面數據顯示,出境游方面,“五一”假期,中國游客出境游覆蓋全球將近200個國家、超3000個城鎮,港澳地區以及東南亞、日韓等短途國家是出境熱門目的地。而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105%,免簽政策效應顯著,中國單方面免簽的12國及相互免簽的新加坡、泰國,累計入境游客同比增長約2.5倍。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五一”假期迸發的文旅消費熱潮,折射出消費市場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有助於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和擴大,為推動經濟持續向好發展貢獻力量。

(責編:郝帥、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