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線橋隧比達82%,京港(台)通道重要組成部分——
昌九高鐵建設扎實推進(新視點)

北京出發,高鐵直達香港,將再添新通道。
眼下,京港高鐵南昌至九江段(以下簡稱“昌九高鐵”)建設有序推進。作為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將與京雄商高鐵,已建成運營的商丘至合肥高鐵、合肥至安慶至九江高鐵、南昌至深圳高鐵、深圳至香港高鐵連通,形成我國又一條南北高鐵大通道。
“未來,從北京直達香港,既可以走京廣、廣深港高鐵,也可走京港高鐵。”昌九城際鐵路公司昌九指揮部指揮長夏小任說,依托京港高鐵,京津冀、長江中游、珠三角等城市群將實現貫通。
昌九高鐵,北起江西九江廬山站,終至昌贛高鐵何家村線路所,正線全長137.72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全線共設橋梁59座、隧道21座,橋隧比達82%。其中,南昌揚子洲贛江公鐵大橋、天祥大道盾構隧道,為全線兩大重難點控制性工程。
南昌揚子洲贛江公鐵大橋,下層中間通行雙線高速鐵路,設計時速350公裡﹔兩側通行4車道城市主干道,設計時速60公裡﹔上層通行雙向8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時速80公裡。
作為設計方,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橋梁設計負責人崔苗苗介紹,由於大橋位處城區,需同時滿足市政和鐵路兩種用途,因此設計結構、參數都較為復雜。建成后,大橋將創造多項世界紀錄:世界公路車道數量最多、通行能力最大的公鐵合建橋梁﹔世界最大跨度時速350公裡公鐵混層合建橋梁﹔世界首座時速350公裡豎琴形索面斜拉橋﹔世界首創大挑臂公鐵混層鋼桁梁斷面……
以斜拉索為例,大橋所用的每根斜拉索,都是由547根直徑7毫米、強度1860兆帕的鋼絲組成,直徑達21.1厘米,為世界上罕見的大直徑斜拉索。同時,不同於傳統斜拉橋,大橋斜拉索呈豎琴狀布置,平行的拉索讓千鈞之力均勻分布於塔身,較以往的傘狀設計更加簡潔。
“大橋西支主橋正在對主塔和鋼桁梁進行施工。”中鐵大橋局昌九高鐵5標項目部總工程師李江介紹,目前,G32號主墩索塔中橫梁支架已完成澆筑施工,預計6月底實現主塔封頂。
天祥大道隧道,全長6.37公裡,需穿越瑤湖分支、南昌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78處風險源。
5月1日,地下20米處,開挖直徑14.8米的“英雄號”盾構機上燈火通明。不足10平方米的駕駛室內,中鐵十四局昌九高鐵項目盾構機長張然凝神盯著參數的變化。隨著環數變成411環,“英雄號”盾構機順利下穿瑤湖分支,成功完成首個重大風險源的穿越。
張然介紹,盾構機下穿瑤湖分支時,盾構機與湖底最小垂直淨距僅14米,在推進過程中若掘進參數控制不當容易導致隧道出現滲水、開挖倉壓力失穩、湖泊堤岸發生位移等風險。
為確保盾構順利推進,項目部邀請專家問診把脈,配備一整套智能系統和新工藝,最終確保盾構機成功下穿瑤湖分支。
夏小任介紹,昌九高鐵計劃建設工期4.5年。建成通車后,將與既有滬昆高鐵、武九高鐵、杭昌高鐵等多條線路銜接,對江西進一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推動沿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15日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