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外資機構接連發聲 看好A股配置價值

2024年05月24日08:49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外資機構接連發聲 看好A股配置價值

  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毛藝融

  近期,多家外資機構發表了對中國股市的積極看法。高盛最新報告將MSCI中國12個月目標位從60上調至70,將滬深300指數12個月目標位從3900點上調至4100點,並維持對A股的超配建議。

  從背后邏輯來看,一方面,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另一方面,隨著資本市場改革舉措不斷推進,在較低的估值水平下,A股投資價值越來越受到海外投資者的關注。

  聯博基金資深市場策略師黃森瑋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A股配置優勢持續彰顯,中國股市有機會成為近期全球資金配置的方向之一。

  全球投資者看好中國市場

  5月20日,高盛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自2024年1月底以來,MSCI中國指數已經上漲了31%,過去一個月上漲了19%,表現超越了大多數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的股票。這一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中國經濟的韌性、政策支持的有力表現,以及估值和投資者情緒的低迷起點。

  中國市場對全球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摩根大通中國區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妍妮表示:“過去20年,中國從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發展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佔全球GDP的比重從4.8%增至16.9%。為了更好地在這一不斷演變的市場制定投資決策,深入了解中國市場對全球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

  從政策面來看,宏觀定調更加積極,富達基金多資產團隊認為:“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政策定調更為積極。財政、貨幣端均提出要加碼發力。”

  由於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不少外資機構上調了對中國GDP增長率的預測。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表示:“摩根大通在3月份上調了2024年全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判,將預測的2024年中國GDP增長率從去年底的4.9%上調至5.2%。”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在近期點評裡提到,繼一季度GDP增長超預期后,預計二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速可能保持在5.3%左右。

  改革舉措提振投資者信心

  除宏觀經濟不斷回暖外,資本市場的改革舉措也提升了全球投資者的信心。富達基金多資產團隊認為,新“國九條”更加強調了加大上市公司分紅監管及股份回購,也進一步增強了海外投資者信心。

  二季度以來,A股漲幅亮眼。Wind數據顯示,二季度以來,截至5月23日收盤,上証指數上漲4.76%,滬深300指數及中証800指數也分別上漲2.95%、2.56%。

  黃森瑋表示,中國利率水平處於歷史低位,股市估值更是偏低,滬深300指數目前預估市盈率約12.1倍,仍低於長期均值,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更具安全邊際。同時,中國是少數仍密集出台利好政策的國家之一,包括提升資本市場質量的新“國九條”、超長期國債發行等。現階段中國政策改革的邊際效益相對高於全球其他主要市場。

  從資金面來看,近期北向資金通過陸港通也大幅淨流入A股。截至4月底,北向資金已經連續3個月增持中國股票。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收盤,年內北向資金淨買入金額達到959.90億元。

  摩根大通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鳴鏑表示,以MSCI中國指數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業績已企穩反彈。MSCI中國指數的業績自2021年上半年觸頂之后,便持續下行﹔但從上市公司在4月份發布完2023年年報來看,MSCI中國指數的2023年業績實現了近9.3%的同比增長。

  “A股配置優勢持續彰顯。”黃森瑋表示,A股上市企業的淨資產收益率目前約9.9%,但市盈率卻較低,滬深300指數約12.1倍。在新“國九條”等資本市場改革政策的指引下,若A股上市企業的股東回報能逐步提升,有望迎來長期估值上修的契機。

  “截至今年3月底,四類外資基金,包括區域型基金、新興市場基金、美國基金、全球基金對於中國A股股票的配置都是較低的,從今年4月份、5月份的市場上漲情況來看,外資低配程度都有所收窄。”劉鳴鏑分析,這四類基金中每一類基金,如果低配減少25個基點,帶來的增量資金約為390億美元。

  在行業配置上,富達基金股票部副總監周文群表示:“我們仍然看好確定性更強的高股息板塊,包括能源、消費、金融、電信等。在經濟增速進入中速穩定時期,低利率環境預計會持續,隨著政策導向支持不斷,預計會有更多A股上市公司提高分紅意願,股息率的相對吸引力提升。”

(責編:羅知之、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