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夏日文旅熱潮涌現 消費市場釋放高質量發展新潛力

王紹紹
2024年05月21日09:2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綠蔭蔽日,夏花爛漫。盛夏風光明麗燦爛,是出行游覽的黃金時節。近日,各地文旅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更為多樣的休閑娛樂,釋放了巨大的消費潛力,為夏日經濟注入了發展動能。

5月19日是第14個中國旅游日,多地順應文旅市場的活躍情況,推出多樣化的優惠服務方案,讓旅游更加親民。河北組織全省380家A級旅游景區推出免票政策,策劃舉辦600余項亮點紛呈的主題活動﹔沈陽發布東北地區首款高鐵旅游計次票產品,憑票可享受住宿、門票等最低5折優惠﹔上海推出文博藝術游、濱江親水游、滬郊休閑游、都市海考游、時尚購物游共五大板塊近百項惠民游新玩法、新產品……

今年一季度,文旅市場蓬勃發展,國內出游人次14.19億,比上年同期增加2.03億,同比增長16.7%。其中,城鎮居民國內出游人次10.77億,同比增長14.1%﹔農村居民國內出游人次3.42億,同比增長25.7%。從消費力度上看,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52萬億元,同比增長17.0%。

當前,隨著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利用現代科技創新文旅業態,正在為游客的文旅感受注入新的活力。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提升了游客的體驗,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國家博物館推出“智慧國博”,利用最新信息網絡技術打造平行博物館,已累計採集7073件文物三維數據、165萬張文物影像、97個展覽數據,讓觀眾看得更清楚。同時,國家博物館還加快打造文物活化舞台劇巡演,營造豐富的數字消費場景。

對此,有關負責人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為文旅發展帶來良好機遇,豐富和發展文旅新業態和產品供給,通過數據集成實現知識融合的創新樣式,實現中華文化全景呈現、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數據顯示,全國已建成A級旅游景區1.57萬家,去年全國A級旅游景區直接就業人數超過160萬人,帶動就業總數超過1000萬人。隨著全國A級旅游景區的縣域覆蓋率由2012年的73%提升至2023年的93%,1597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形成示范引領,帶動農村地區就業改善和相關產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致富之路。

浙江文化和旅游廳推動“千萬工程”下的萬村景區化,因地制宜布局親水空間、古村文化等特色化經營路徑,設計專屬浙江印記文創商品。通過整村示范和改造提升,改善了萬千美麗鄉村的環境質量,將普通村庄打造成了景區,吸引游客的同時,也為村民創造了家門口經濟,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成為浙江旅游業的亮點。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深入鄉村,體驗當地的民俗風情和自然風光。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2條“歲時節令 自在鄉村”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讓群眾出游選擇更便利。立夏時節,在浙江烏鎮品嘗當地特色的野火飯,小滿時節則走入湖北宜昌體驗“泥倉子”勞作娛樂,芒種前后可以選擇到湖北“芒種開田壟 鄉情韻陽新”線路中激流龍舟競渡,也可以赴廣西桂林“柘漓問稻”藝術節,體驗非遺工坊、民俗博物館等農耕文化的時代魅力。

近期,面向即將到來的暑期游熱潮,多地為吸引更多游客,正在全國各地舉辦本省的夏季旅游推介會,加大優質旅游產品供給力度。黑龍江向南進發送出涼爽夏日邀約,在雲南、廣東等地開辦美食攤位、情景表演“圈粉”沿途民眾﹔山東打造“我眼中的山東”“好客山東·見識齊魯”研學旅游品牌,打造百年膠濟在內的十大文物主題游徑,賦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夏季旅游高峰期已經來臨,游客數量激增給旅游市場帶來了一定的管理壓力。為了讓廣大游客消費更加放心,近期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深入開展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持續加碼規范化的旅游市場,積極推進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和“不合理低價游”的專項整治工作,並建立了常態化的暗訪評估機制。

夏日時節,萬物繁茂。有關專家表示,文旅市場各項數據展現了消費信心的持續回升。做好促消費這篇大文章,應著力擴展內需,進一步優化文旅消費環境,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高品質的游覽需求,為中國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劉雨青、王檬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羅知之、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