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人壽模式案例入選農業農村部金融支農十大創新模式與十大典型案例

2024年05月27日16:23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人壽模式案例入選農業農村部金融支農十大創新模式與十大典型案例

  近日,農業農村部在梳理各地、各金融機構選送金融支農惠農好經驗、好做法的基礎上,遴選出可復制、可推廣、可學習借鑒的金融支農十大創新模式與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中國人壽“鄉村振興保”普惠保險助力鄉村振興創新模式入選十大創新模式,中國人壽參與開展的吉林省商業性玉米種植巨災保險保障案例入選十大典型案例。

  金融支農十大創新模式:“鄉村振興保”普惠保險推廣創新案例

   為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政策,鞏固扶貧成果,擴大普惠保險覆蓋面,降低因大病或意外致貧、返貧風險,中國人壽壽險福建分公司創新推出“鄉村振興保”項目,按照“線上銷售、線下服務、區域經營、網格駐點”總體思路,通過完善普惠保險產品線、搭建線上服務平台、提供安心理賠服務、組建駐村服務專員、數字化科技賦能等舉措,旨在讓更多鄉村群眾享受到更實惠、更便捷、更有溫度的普惠保險服務。項目自推出以來,累計提供普惠保險服務超過2000萬人次,為超過30萬名群眾提供理賠服務,構筑起農村發展的風險保障屏障。

  因地制宜,推出一批老百姓買得起、用得上的惠民保險產品。根據廣大農村市場需求,中國人壽壽險福建分公司特別推出涵蓋老人、小孩、婦女等特定人群,以及城鄉居民醫保補充、計生家庭等特定場景各類惠民保險產品,擴充普惠金融保險服務目錄。例如,優化小額意外傷害保險產品組合——惠農保,該保險是城鄉居民醫保的補充,群眾僅需繳納二、三十元保費,就可以獲得數萬元意外傷害,以及幾千元醫療費用補償、住院日津貼等保障,且承擔駕、乘摩托車時意外傷害責任。另外,針對女性乳腺等部位重疾,推出關愛女性健康保險方案——康馨保,每年僅需一百至二百元保費,就可以為適齡女性提供最多十萬元,且包括七個身體特定部位惡性腫瘤的保險保障。

  配套相關服務制度,為群眾提供在身邊有溫度的服務。一方面是建立駐村服務制度。服務隊伍包干片區,落地服務,當群眾有需要,例如老年人手機操作不習慣、客戶理賠需要支持等,服務人員可以現場進行幫助,在老百姓身邊提供有溫度的服務。另一方面是建立協同服務機制。中國人壽壽險福建分公司長期以來與扶貧辦、衛健委、民政廳、醫保局、婦聯、計生協等部門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除固定召開聯絡會,設計推廣方案外,相關合作人員作為保險服務志願者,也和服務專員共同組織形式多樣的保險服務活動,包括深入農村共同推廣面向特定人群的普惠保險等。

  搭建線上服務平台,提供容易用、馬上好的客戶體驗。中國人壽壽險福建分公司創新推廣“鄉村振興保”線上保險平台,通過該平台服務人員可以設計形成定制化的線上保險小店,上架各種適用的標准普惠保險產品以及服務,並可將保險小店二維碼投放至所負責的行政片區。群眾有需求時,隻需要掃描對應保險小店二維碼,按照界面引導提示,簡單幾步操作就可以在線完成投保,實時拿到電子保單,獲得保險保障。如有進一步溝通需求,還可以通過平台直接聯系到服務專員進行一對一交流咨詢。

  提供多樣理賠方式,營造安心賠、快到賬的客戶感受。提供包括App、小程序、客服電話等多種報案方式,群眾可以根據需要任選一種方式自助報案及上傳理賠資料申請理賠。如對操作有疑惑,也可以聯系身邊服務專員,由其協助完成報案和理賠材料整理,減免困擾。

  中國人壽壽險福建分公司持續優化理賠流程,探索“產品+服務+科技”模式,利用醫保數據在全省范圍全面開展理賠直付,目前已經可以實現責任清楚、資料完整的1萬元以內小額賠款24小時內賠付到賬。

  推進數字化經營,為發展提供講實效、有智慧的決策支持。項目全面推進數字化經營,基於大數據挖掘以及用戶反饋數據分析,提供鄉村振興助力度、保險深度、保險密度、業務質量、隊伍質態等豐富指標體系,並支持省、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逐級下鑽,更好地結合群眾需求持續優化服務策略,在助力鄉村振興上更加精准高效。

  截至2023年底,中國人壽壽險福建分公司依托項目年內提供普惠保險769萬人次,提供風險保額1.52萬億元,賠付14.5萬人次,賠付金額2.99億元﹔在全省1029個鄉鎮街道級片區開通萬個線上鄉村振興服務站(國壽保險小店),片區服務覆蓋率達91.47%,累計提供便捷的線上普惠保險服務251.01萬人次,風險保額5101億元,為群眾提供有速度的服務。同時,分公司建立起一支千人服務專員隊伍,能及時響應,為群眾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項目還榮獲2021年福建省普惠和綠色金融試點創新重點成果、2022年度福建省十大金融創新項目、2022年度中國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獎、2023年度“第四屆全球減貧案例征集活動”最佳減貧案例等獎項。

  金融支農十大典型案例:吉林省商業性玉米種植巨災保險保障案例

  吉林省四平梨樹縣作為國家商品糧的主要生產基地,2022年遭遇了洪澇災害,對農戶生產經營造成影響。為破解這一難題,中國人壽財險吉林分公司在梨樹縣開展商業性玉米種植巨災保險創新項目試點,進一步助力當地穩定農民收入、增強抵御大災風險能力,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

  強化協調,聯動設計方案。在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積極協調下,中國人壽財險吉林分公司聯合科研院校農業技術專家團隊成立商業性玉米種植巨災保險創新項目推動小組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通過深入研究和分析,從保障玉米產量、農民收入和種植成本等方面出發,初步選定研發商業性玉米種植巨災保險創新產品,支持規模種植戶堅定種糧信心,保障種糧收入,穩定種糧安全,提高應對抵抗大災風險水平,具備快速恢復生產能力。

  調研走訪,多方征求意見。工作小組走訪幾十家合作社,多次深入合作社與農戶溝通,並往返於玉米種植區域的田間地頭,聽取合作社對玉米種植巨災保險的想法和意見。同時,還深入了解合作社對玉米種植巨災保險在保險金額、保險費率、保障程度、賠付標准等方面的需求和想法,並根據實地調研結果進一步修改完善產品設計方案,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的實際成效。

  磋商洽談,達成共識項目落地。保險方案確定后,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組織梨樹縣委、縣政府,種植合作社與中國人壽財險吉林分公司開展多次專項座談會,搭建政府、種植合作社、保險公司三位一體的惠農項目交流支持平台,最終對產品方案各項內容達成一致,正式在梨樹縣試點開展商業性玉米種植巨災保險創新項目,以每公頃保額2.25萬元(含完全成本保額1.125萬元/公頃),保險費率4.61%的標准促成梨樹縣商業性玉米種植巨災保險落地。

  2023年7月19日,中國人壽財險吉林分公司成功為吉林省首單玉米種植巨災保險出單,為三家合作社提供481.73萬元風險保障,承保面積6423畝,保費收入22.21萬元。在2023年汛期之際,為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預賠付工作,分公司主動設置綠色理賠通道,簡化理賠流程及手續,為三個合作社預賠付8.7萬元,及時緩解了合作社救災資金緊張的困難。2023年10月,分公司聘請相關農業專家,對三個合作社承保地塊再次進行實地查勘定損,根據最終實際受災情況追加賠款9.26萬元,實現在原有政策性種植成本保險基礎之上,大幅提高了大災風險保障程度,為農戶再生產提供資金支持。

  中國人壽推出的商業性玉米種植巨災保險開創了商業性巨災保險先例,有效保障了糧食生產,健全了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得到了當地農戶的充分肯定與認可。玉米種植巨災保險的落地,分散了玉米規模種植戶面對大災的生產經營風險,想農民所想、急農民所急,有效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為全面鄉村振興貢獻了國壽智慧、力量。

(責編:曹淼、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