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端午經濟”升溫 釋放“假日經濟”消費新活力

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
2024年06月10日09:2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粽香四溢、艾葉流芳,龍舟競渡……今年的端午假期,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打造“新中式”消費熱點,熱氣騰騰的“端午經濟”釋放出“假日經濟”消費新活力。

在廣東佛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疊滘賽龍舟”吸引了海內外游客的目光﹔在雲南曲靖,人們用五彩繽紛的“花米飯”作為原料,加入火腿、臘肉、大棗等輔料制作“七彩粽”﹔在湖南益陽,小朋友在博物館全身心投入五彩繩的編織中﹔在湖北秭歸,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手工香囊﹔在內蒙古,博物院裡上演的“古樂端陽—端午傳統音樂秀”讓人感受到傳承千年的文化內涵……

“這個端午節,帶著孩子看看龍舟賽,穿著漢服逛逛非遺市集,包個粽子,做個香囊,在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學習到了很多文化知識,感覺特別好。”廣州市民劉先生說。

節日消費是觀察我國經濟的重要窗口。專家表示,當前,在國潮文化下,“新中式”旅游火熱,人們在旅游中越來越注重民俗文化體驗,反映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巨大魅力。各地依托文化底蘊創新消費場景,滿足游客“求新、求異、求知”需求,以更富創新的體驗豐富旅游文化內涵,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斷釋放消費市場活力。

與此同時,從品嘗特色農家菜到參與端午傳統民俗文化,從親近自然的山水田園旅游到休閑愜意的鄉村漫步,來一場輕鬆愜意的短途游,成為很多游客端午出游的首選。

在線旅游平台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周邊游預訂量同比大幅增長,南京、杭州、上海、廣州、蘇州、天津、北京、濟南、秦皇島和青島等城市的周邊游熱度高。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地區周邊游需求較旺,低於3小時旅程的高鐵游受歡迎。

“考慮到端午節假期隻有3天,我們一家人就到天津逛了逛,既節省路上長途跋涉的時間,也在這裡感受到了不同的風土人情、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北京市民王先生說。

專家表示,今年以來,文旅消費日趨多樣化,游客越來越傾向於選擇靈活、個性化出游方式和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短途周邊游,契合現代人快節奏生活狀態,使其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享受旅行的樂趣。同時,隨著高鐵等交通工具日益完善,能夠縮短游客前往鄰近城市的時間,周邊游也變得更加容易實現。

“商務部統籌推進‘2024消費促進年’,圍繞傳統節日期間餐飲購物、文娛旅游等消費熱點,指導各地開展豐富多樣的端午系列活動,推動消費持續擴大。”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今年以來,從年初的冰雪經濟到每個長假的假日經濟,文旅消費、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熱點為消費市場的恢復不斷增添新動力,消費市場總體呈現持續恢復態勢。隨著消費新場景不斷涌現,新業態加快融合,消費空間不斷拓展,以及消費品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逐步落實,消費潛力有望得到持續釋放。

(責編:羅知之、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端午經濟”升溫 釋放“假日經濟”消費新活力
  粽香四溢、艾葉流芳,龍舟競渡……今年的端午假期,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打造“新中式”消費熱點,熱氣騰騰的“端午經濟”釋放出“假日經濟”消費新活力。 在廣東佛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疊滘賽龍舟”吸引了海內外游客的目光﹔在雲南曲靖,人們用五彩繽紛的“花米飯”作為原料,加入火腿、臘肉、大棗等輔料制作“七彩粽”﹔在湖南益陽,小朋友在博物館全身心投入五彩繩的編織中﹔在湖北秭歸,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手工香囊﹔在內蒙古,博物院裡上演的“古樂端陽—端午傳統音樂秀”讓人感受到傳承千年的文化內涵…… “這個端午節,帶著孩子看看龍舟賽,穿著漢服逛逛非遺市集,包個粽子,做個香囊,在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學習到了很多文化知識,感覺特別好。…
創新監測手段 用“新”“智”力量支撐美麗中國建設
  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監測網絡體系﹔科技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推動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實現數智化轉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監測事業飛躍發展,網絡提質增效、業務高效支撐、創新試點突破等方面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數智化”水平跑出“加速度”。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以生態環境監測數智化轉型為驅動,用“新”“智”力量支撐美麗中國建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