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持續推進 厚植可持續發展清潔底色
近年來,我國能源發展成績亮眼,供能結構持續優化,能源行業減排增效,新型儲能、風光發電等蓬勃發展,一系列關鍵技術逐步突破,新型能源體系不斷完善,正穩步向智能化、綠色化邁進,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2.1億千瓦,同比增長21%,佔電力新增裝機的86%。其中,水電新增797萬千瓦,風電新增3912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1.61億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137萬千瓦,風電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突破2億千瓦。
當前我國清潔能源發展駛入“快車道”。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十年間,中國能源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累計約39萬億元,每年平均近4萬億元,一次能源的生產能力增長35%,有力支撐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在新疆吐魯番,我國首個商業化運行的屋頂光伏暨微電網示范項目正平穩運行,採用光伏、光熱熔鹽儲能相結合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年發電容量可達1000萬千瓦時﹔青海共和塔拉灘光伏電站作為全球建設最快的單體光伏電站,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970兆瓦,年均發電量約為14.6億千瓦時,通過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外送﹔羊易水電站是西藏第一座裝機超過5萬千瓦的水電站,也是西藏最大的水電站之一,電站充分利用了羊卓雍措湖豐富的水能資源,通過水力發電為西藏地區提供了穩定的清潔能源……
此前印發的《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大非化石能源開發力度,建設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合理有序開發海上風電,促進海洋能規模化開發利用,推動分布式新能源開發利用。有序建設大型水電基地,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統籌推進氫能發展。到2025年底,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達到39%左右。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同時,也要加強煤炭清潔的高效利用,推動煤電低碳化改造和建設,推進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
“從煤炭開採、洗選、運輸、轉化、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入手,推行無塵化清潔生產管理。料場、儲煤場、運煤棧橋等全部實行封閉式管理,實現了原煤不落地、不露天儲運。”河南一家煤礦負責人表示,自實施全煤入洗后,該煤礦原煤入洗率達到82.69%,較上半年提高5.84個百分點﹔精煤產率46.34%,較上半年提高4.89個百分點。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點。業內專家表示,實現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可有效推進能源安全轉型。同時,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也是助力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能夠促進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多能互補、深度融合。
創新是打開能源轉型的“金鑰匙”,科技創新是加快能源轉型的核心要素。一家中國香港的科技企業,自主研發的顆粒硅是全球最低碳足跡的硅料之一,每千克顆粒硅碳排放量較低,且在生產端整體降耗減碳約80%,使用顆粒硅生產的大尺寸PERC組件碳足跡平均值較未使用顆粒硅的同型號組件產品碳排放平均值降低28%﹔低碳院自主開發的快速加氫機技術具有多重安全控制策略和功能,可實現物流車3-5分鐘、大巴車最快5分鐘加滿,加注能耗降低25%,氫氣加注充滿率高達95%到100%……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李政表示,科技創新能夠推動能源產業的升級和轉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應安全。通過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可以實現對能源生產、傳輸和消費等環節的優化管理,減少能源浪費和損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上述專家建議,面向碳中和目標,我國仍面臨國際轉型進程較快和國內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的雙重“壓力”,做好電力和能源系統的低碳轉型,加大非化石能源發展,並攻克發展長周期儲能技術等,需進一步加快轉型步伐,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