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月壤樣品揭示二十億年前月球磁場信息
2025年01月07日08:52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科技日報北京1月6日電 (記者陸成寬)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悉,基於嫦娥五號月壤樣品,來自該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採用多種古強度測試方法,成功獲得月球20億年前的磁場信息。研究顯示,月球在20億年前存在一個較弱的磁場。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科學進展》雜志。
科學研究表明,地球外核中的導電流體運動產生了地球磁場,這套機制就像“磁場發電”,它持續“供電”,使地球磁場長期運行。與地球類似,月球也曾有“磁場發電機”。由“發電機”產生的月球磁場可以反映月球內部結構和熱狀態,並能夠影響月表環境。因此,研究月球磁場的變化過程可以為剖析月球演化歷史提供重要信息。然而,目前關於“月球發電機磁場”持續時間及其中晚期演化過程存在較大爭議。
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在月球風暴洋區域採集了人類首批月球中緯度玄武岩樣品。研究表明,這批玄武岩樣品是迄今為止最年輕的月球玄武岩返回樣品。“我們團隊對獲批的9顆毫米級玄武岩岩屑樣品開展了磁學分析,這些年輕玄武岩為獲取月球中晚期古磁場數據提供了機遇。”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書慧介紹。
結果顯示,20億年前,月球存在一個較弱的“發電機”過程,所產生的磁場為2—4微特。這表明,月球深部在20億年前仍具有一定活力,保持一定的熱對流或熱傳導,並可能向月幔傳輸熱量。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