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我國將初步構建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產業體系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於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促進鄉村生態振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了新階段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工作要求和目標任務。
《指導意見》明確,到2030年,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明顯提升,農業產地環境保護水平持續增強,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產業體系初步構建,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農村生態環境顯著改善,鄉村生態振興有效推進。
到2035年,農業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綠色生產方式基本形成,農業資源利用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農業產地環境得到全面改善,農業產業發展循環暢通,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產業體系更加完善,鄉村生態振興邁上新台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基本實現。
《指導意見》從4個方面提出了加強耕地資源保護利用、促進農業用水節約高效、加強畜禽糞肥還田利用、加快農村生活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推進重點流域生態保護修復、發展綠色低碳農業產業鏈等10項重點任務和措施。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就落實《指導意見》答記者問時介紹,近年來,各地聚焦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促進鄉村生態振興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因地制宜探索適合不同區域、不同生態類型的農業綠色發展模式,取得了積極進展。實踐表明,在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促進鄉村生態振興過程中,需要把握好堅持生產生態協調、堅持增產增效並重、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堅持政府市場協同四個原則。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意義重大。”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站長嚴東權表示,近年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不斷健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框架,加快完善農業綠色發展支撐體系,推動農村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為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如何切實強化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支撐保障?嚴東權介紹,下一步將,從強化科技支撐、政策扶持、主體培育和制度約束入手,處理好農業綠色發展和糧食安全、農民增收的關系,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底線要求,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