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對2025年我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人民網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楊曦)1月1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在會上表示,2025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可能會加深,但是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勢也沒有變,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發展的“時”和“勢”依然佔優。
展望2025年,康義表示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信心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經濟持續向好有基礎,經濟向好發展積極因素累積增多。2024年,經濟發展的歷程很不平凡,四季度經濟明顯回升,市場活躍度和預期持續提振,推動經濟持續向好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增多,這些為2025年經濟向好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我國是超大規模經濟體,經濟體量、市場容量都很大,產業體系很完整,配套能力也很強,供給和需求都能夠支撐國內大循環,這是我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基本依托和基礎。比如,一些產量指標大家可以看一看。2024年每天生產8萬多輛汽車、340萬台智能手機、超過4.7億件快遞在寄送,這就是中國市場的活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第二,經濟持續向好有動能,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不斷壯大。我國正處在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一些傳統動能在減弱,比如房地產,這些在國民經濟的佔比在下降。但是又有一些新興動能,比如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在茁壯成長,佔比在持續提高,為我國拓展新空間、開創新機遇增添了更多可能。2024年,我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6.3%,比2023年下降0.5個百分點。再看數字經濟,2024年的數字經濟核算還沒有出來,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是31.8%,比2022年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是9.9%,比2022年提高0.5個百分點。2024年數字經濟的佔比還會提高,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新動能。
第三,經濟持續向好有支撐,一攬子政策效果將不斷顯現。特別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把了脈、開了方,為2025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政策取向十分明確,就是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面對外部環境的復雜變化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2025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首就是要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要提振居民消費。這也是這位媒體朋友關心的提振消費的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等,這些政策的落實將有效激發內需潛能,特別是提振居民消費,為今年經濟穩定運行、向好發展提供更強的需求動力。
第四,經濟持續向好有活力,深化改革開放將增強發展活力。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資源,是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300多項改革措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針對制約發展的深層次障礙和外部挑戰,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相關的改革舉措穩步落地,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經濟活力。
“還要看到,2025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各方面瞄准目標、狠抓落實,重大戰略任務、重大工程項目將全面落地見效,這都將形成推動經濟發展的更強活力。我國宏觀調控經驗豐富,企業敢闖敢拼,人民群眾勤勞智慧,這些都增強了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應對風險挑戰的信心和底氣。接下來,要通過改革發力、政策給力,把發展潛力充分釋放出來,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