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向“美” 分級分類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
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構建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的關鍵支撐。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生態環境部《關於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要求,堅持改革創新、重點突破、示范帶動,在區域、省域、城市、縣域各層級,分級分類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到2027年底前形成一批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成果,久久為功建成若干各美其美、群眾滿意的示范樣板,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積累經驗、樹立標杆。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意見》在資金支持、市場機制、科技支撐等方面強化政策支持引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工作合力。積極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中美麗中國建設任務,謀劃先行區建設重大工程,依規統籌納入財政資金和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建立健全綠色金融支持先行區建設政策體系,在重點流域探索建立支持生態環境治理與綠色低碳產業一體推進的投融資機制,豐富綠色金融、轉型金融產品和服務。鼓勵探索區域性環保建設項目金融支持模式。在先行區開展減污降碳、多污染物協同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新污染物治理、核與輻射安全等重點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聚焦先行區建設重點任務,儲備推出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科技工程。推動建設美麗中國高端智庫。
記者梳理發現,《實施意見》從區域、省域兩個維度,強調分級分類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等區域如何解決跨省共性問題,加強區域綠色發展協作?
“京津冀地區是美麗中國建設壓力最大的區域,空氣質量改善是重中之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萬軍認為,長三角經濟發達、城鎮密集、水網交織,要健全“三省一市”生態環保協作機制,共建綠色美麗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涉及“一國兩制”,要探索與國際接軌的生態環境管理體系,共建美麗大灣區。長江和黃河流域,要統籌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健全高水平保護機制,打造長江綠色發展示范帶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在省域層面,如何開展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
上述負責人表示,要聚焦城鄉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探索城市、整縣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踐的新機制、新模式,引導全社會積極行動。高標准建設美麗城市,重點支持50個左右城市以綠色低碳、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為導向,推進新時代美麗城市建設﹔因地制宜建設美麗鄉村,選擇不同主體功能定位的縣,重點支持100個左右縣以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兩山”轉化、農業綠色發展、促進宜居宜業為重點,整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在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新階段,我們還面臨一系列突出問題。”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戰略規劃所正高級工程師李新說,生態環境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有效緩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壓力大,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各地區基礎條件和問題差異懸殊,需要通過加快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先行先試,為全國積累經驗、打造樣板、樹立標杆。
該負責人表示,各有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優先將美麗中國建設領域的改革試點、創新示范任務部署在先行區,形成工作合力。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技術指南,指導和規范省、市、縣先行區建設工作,加強技術幫扶,多渠道公開展示,宣傳推廣重大改革成果,營造共建共享美麗中國的良好氛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