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業務將迎新規范 進一步保障中小企業合法權益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北京2月7日電 (記者黃盛)為強化供應鏈金融業務規范管理,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日前會同金融監管總局、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關於規范供應鏈金融業務引導供應鏈信息服務機構更好服務中小企業融資有關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具體來看,《通知》從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規范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規范應收賬款電子憑証業務三方面,提出了21條舉措,主要涉及供應鏈金融發展內涵方向、完善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管理、強化貿易背景真實性管理、保障市場機構平穩過渡等具體內容。
央行等部門表示,近年來,隨著供應鏈金融加快發展,一些金融機構、供應鏈核心企業和第三方公司等,通過搭建供應鏈信息服務系統,為各類供應鏈金融活動提供信息服務和技術支撐。其中,部分供應鏈核心企業通過供應鏈信息服務系統開立應收賬款電子憑証,用於供應鏈上企業應收賬款確權、結轉和融資,受到供應鏈企業歡迎,在提升中小企業收款保障及融資可得性、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潛藏一些問題和風險,如相關業務開展情況處於監管盲區、核心企業存在信用過度擴張風險、供應鏈信息服務系統缺乏必要的設立標准和管理規范等。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同時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保障中小企業合法權益,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聯合制定了此次有關政策規范性文件。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此向記者表示,規范供應鏈金融業務可以提升中小企業的融資效率和可獲得性。《通知》明確的規則和標准,可以減少金融機構的風險顧慮,使得它們更願意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助力構建更加透明、可靠的信用評估體系,進而幫助中小企業更好地展示其還款能力和信用狀況,從而降低融資成本﹔還可以促進金融科技的應用和發展,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提高信息透明度和交易安全性,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央行等部門在供應鏈金融中發揮監管和引導作用,確保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合規性和穩健性。”田利輝建議,可以考慮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支持,如建立全國性的供應鏈金融平台或數據庫,以提高市場透明度和效率﹔還需要加強對供應鏈金融市場的監測和分析,及時發現和應對潛在風險。此外,相關部門還需強化協作,共同推動供應鏈金融規范的制定和實施,以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的健康發展。
就供應鏈信息服務機構而言,田利輝認為,應提供更加全面、准確和及時的信息服務,幫助中小企業更好地了解供應鏈金融政策和市場動態﹔需要開展技術創新,比如採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滿足其多樣化的融資需求﹔需要建立健全的數據共享機制,在保護企業隱私的前提下,增加信息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可以提供培訓和支持服務,幫助中小企業理解和利用供應鏈金融服務,提高其財務管理能力和信用管理水平﹔還應積極參與供應鏈金融規范的制定和實施,推動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加穩定和可持續的融資支持。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通知》擬重點聚焦應收賬款電子憑証等供應鏈金融業務,對商業銀行、供應鏈信息服務機構、供應鏈核心企業等提出系列規范管理措施,以此緩解融資難題、降低成本、提升資金效率、增強供應鏈穩定性,保障中小企業的利益,助力其健康發展。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6066173860781061.jpg)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供應鏈金融業務將迎新規范 進一步保障中小企業合法權益
- 人民網北京2月7日電 (記者黃盛)為強化供應鏈金融業務規范管理,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日前會同金融監管總局、最高人民法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起草了《關於規范供應鏈金融業務引導供應鏈信息服務機構更好服務中小企業融資有關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具體來看,《通知》從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規范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規范應收賬款電子憑証業務三方面,提出了21條舉措,主要涉及供應鏈金融發展內涵方向、完善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管理、強化貿易背景真實性管理、保障市場機構平穩過渡等具體內容。…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