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在地下20米 守護新春燈火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元宵佳節,作為華東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南京南站以其龐大的規模和高效的運營能力,成為旅客春運路上的重要節點。地面之上,南京南站內,列車飛馳載思念﹔地面之下,供電線路中,電流奔涌保暢行。
近日,記者跟隨“激發新動能 潮涌長三角”“新春走基層”聯合主題採訪團,走進南京市江寧區宏運大道的220千伏善南—南牽線電纜隧道。
從高鐵高架橋下一間僅容一人站立的工作井進入,爬下陡峭、狹窄的旋轉樓梯,順著垂直90度的環形台階逐級而下,記者一行人抵達電纜隧道。春寒料峭,但地下20米深的電纜隧道卻格外悶熱,一冷一熱間,檢修班成員要時不時擦拭眼鏡和儀器屏幕上的霧氣。
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巡查檢修。人民網 歐陽易佳攝
“這條地下電纜橫穿機場高速、秦淮河,是南京南站和京滬、滬寧、寧杭等高鐵線路南京段的主要供電線路之一。”江蘇南京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檢修班成員譚永強說,“目前隧道裡面有4回電纜線路,一共12根電纜。”
僅2025年春運首日,南京南站就發送旅客約15萬人。火熱春運的背后,是一條條宛如“金龍”的地下電纜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220千伏南牽線、220千伏善南線、220千伏善牽線,將城市東西兩頭變電站源源不竭的電能注入南京南站高鐵線路。
為確保每一位旅客准點、平安抵達目的地,春運開始前,南京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檢修班提前制訂了特級保供計劃,班組成員分組、分批對220千伏善南—南牽線電纜隧道開展一天一次的特級巡檢,及時消除電纜發熱等缺陷隱患。
呂立翔是其中一員,作為國網南京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電纜檢修班班長,春節期間,他帶領班組運維南京市35千伏及以上的高壓電纜設備。其中,220千伏善南-南牽線電纜隧道是呂立翔管理轄區內的一級重要供電線路。
4.34千米長的隧道,電纜“醫生”呂立翔每隔十米就俯下身子,檢查管道壁接縫處是否有水漬,並做好詳細記錄。每到一組電纜接頭,就要通過肉眼觀察電纜的外觀,同時借助紅外熱像儀、鉗形電流表、接地回路檢測儀等一系列高精尖設備,對電纜的溫度、負荷電流、接地環流、接地電阻、局部放電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測,確保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
“隻有智能設備和人工交叉巡檢、互相校驗,才能方便發現更多問題。”呂立翔說,“隧道裡最矮處僅1.6米,我們常常需要躬身前行,完成全線巡視及54隻電纜接頭的帶電檢測,往往需要7至8個小時。”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春節特巡保電工作,想到自己的堅守能讓旅客們順利回家,讓千家萬戶溫暖過節,我就覺得很有成就感。”譚永強笑著說。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6066173860781061.jpg)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