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1月國內期貨市場成交量、成交額呈增長態勢

2025年02月13日14:5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黃盛)中國期貨業協會2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以單邊計算,1月全國期貨交易市場成交量為5.53億手,成交額為48.8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09%和11.01%。其中,商品期貨期權1月成交量5.30億手,成交額30.3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03%和4.37%﹔金融期貨期權1月成交量為0.23億手,成交額為18.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4%和23.9%。

分交易所來看,1月,上期所成交量為1.52億手,成交額為13.7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48%和31.46%﹔上期能源成交量為0.12億手,成交額為2.60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8%和28.53%﹔鄭商所成交量為1.87億手,成交額為6.75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14%和增長5.14%﹔大商所成交量為1.63億手,成交額為6.47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1.03%和19.62%﹔中金所成交量為0.23億手,成交額為18.5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4%和23.9%﹔廣期所成交量為0.15億手,成交額為0.7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8.54%和54.97%。

從市場持倉量看,1月末全國期貨市場總持倉量較上月下降4.47%。

按照成交額統計,1月排名各商品期貨交易所前三的品種分別為上期所的黃金、白銀、原油,鄭商所的燒鹼、菜籽油、菜籽粕,大商所的棕櫚油、豆粕、豆油,廣期所的工業硅期貨、碳酸鋰期貨、多晶硅期貨﹔按照成交量統計,排名各交易所前三的品種分別為上期所的螺紋鋼、白銀、燃料油,鄭商所的燒鹼、菜籽粕、PTA,大商所的豆粕、棕櫚油、聚氯乙烯,廣期所的工業硅期貨、碳酸鋰期貨、工業硅期權。

浙商期貨董事長胡軍向記者表示,1月期貨市場成交整體穩中有升,板塊成交呈現分化。商品市場中貴金屬和有色金屬成交活躍,反映美國關稅政策加碼、地緣風險持續及全球供應擾動三重驅動。金融期貨市場成交活躍,其中股指期貨韌性凸顯,例如科技、消費電子、傳媒等題材於一月中旬強勢反彈,帶動中証1000期貨量價齊升,反映了在積極的政策基調下,市場對今年國內經濟結構優化、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具備信心,國債期貨市場成交繼續火熱反映市場對經濟預期關注度較高。

中州期貨研究所所長金國強向記者表示,1月期貨市場成交額同比增幅明顯大於成交量,而1月商品期貨價格同比基本持平,金融期貨價格同比卻明顯抬升。這說明期貨市場發生了結構性變化:一是金融期貨主導市場增量,隨著逆周期調節政策的發力,投資者心理預期與風險偏好正在發生改變,對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大幅上升﹔二是商品期貨出現分化,貴金屬一枝獨秀,其他商品階段性輪動,避險情緒依然佔據主流,整體商品市場亟待供給改善和需求復蘇。

一德期貨宏觀經濟分析師寇寧也向記者分析,1月在海外市場風險加大及國內經濟復蘇預期增強的共同影響下,期貨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從海外市場看,全面加征關稅威脅加大、海外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及大宗商品供應緊張,帶動黃金、原油、有色金屬價格走高﹔國內方面,地產、消費、基建需求自去年四季度以來逐步改善,提振了市場對國內經濟增長的信心,建筑業信心在市場淡季依然走高,提升了春節后投資恢復的積極預期,推動了黑色系商品1月的持續上漲。

業內人士表示,1月受多因素影響,銅、錳、鋁、黃金價格走勢較強,黑色系商品今年以來逐步走高。2月以來,在國際金價屢創新高的背景下,商品市場維持較高波動性,國內期貨期權市場或繼續保持活躍態勢。

(責編:羅知之、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