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從“新春第一會”看外貿新舉措新動向

人民網記者 孫紅麗
2025年02月14日08:5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日,在位於浙江婺城經濟開發區的某電器有限公司車間裡,機械臂揮舞翻轉,一批批產品從自動化生產線下線后,整齊碼放在成品倉庫等待發運。春節前夕,該企業就積攢了一批海外訂單,目前的生產計劃已經排到3月底。

開年即奔跑,2025年春節后的第一周,外貿企業奮力沖刺“開門紅”。與此同時,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全面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穩外貿”“新動能”“拓市場”等成為不少地方新一年任務目標的高頻詞。

穩——全力以赴穩定外貿增長

梳理相關部門和各地關於外貿的最新部署,“穩”字依舊被擺在重要位置。

2月7日,2025年全國外貿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強調,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完整產業體系的優勢明顯,外貿發展韌性很強,要堅定信心,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清醒認識外貿形勢的復雜性嚴峻性,全力以赴穩定外貿增長。

重慶提出穩外貿“六大行動”,千方百計穩住外貿。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撐,加快建成“線上+線下”外貿綜合服務體系,千方百計穩住貨物貿易、提升服務貿易、創新數字貿易。

福建提出,全力以赴落實一季度“開門穩”工作。各地市要轉變工作思路,發揮僑商優勢,加強主體培育,推動跨境電商、市場採購、保稅物流等新業態有序健康發展,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穩外貿政策接續發力,將為企業創新升級、拓展國際市場提供更多支撐。

增——發展新業態培育新動能

穩量的同時要提質。發展外貿新業態、培育外貿新動能,對於外貿穩中提質具有積極意義。

2025年全國外貿工作會議提出,要狠抓政策落實,為企業排憂解難。要拓展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推動貿易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跨境電商是國際貿易的有生力量。目前,各地積極打造跨境電商特色產業帶。廣東提出培育外貿新動能,打造跨境電商綜試區升級版,做深做實“產業集群+跨境電商”試點。豐富保稅物流功能,拓展區外保稅維修試點。加強六大進口基地建設,優化支持政策,鼓勵企業進口先進設備和產品。

重慶強調圍繞挖掘外貿增量,開展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示范行動。一方面,推廣“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推動汽摩配件、消費電子等優勢特色產業以跨境電商方式出口﹔另一方面,開展新型易貨貿易試點。

江蘇提出,要更大力度布局海外市場,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持續拓展新興市場,加快完善海外倉布局,發揮好海外園區功能,進一步促進外貿轉型、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不難看出,發展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綠色貿易等新業態,挖掘外貿增量,已經成為各地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共同選擇。

拓——政策助力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針對外貿企業多元需求,2025年,中國繼續加大貿易政策支持力度,多部門合力打出“組合拳”,助力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2月7日至8日,海關總署在京召開2025年全國海關工作會議,要求著力促進外貿穩量提質。海關總署黨委書記孫梅君表示,將及時出台精准性強、含金量高的支持措施,幫助企業穩訂單、拓市場,主動回應市場關切。

中國進出口銀行日前出台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專項措施,持續鞏固對不同外貿主體和外貿產業的金融支持。

廣東提出加力開拓市場,辦好用足廣交會和“粵貿全球”等重點展會,實施東盟、中東、中亞、拉美、非洲等市場專項拓展計劃,組織300場以上“粵貿全球”展會。

遼寧表示,要加大外貿企業參加境外展會支持力度,支持遼寧出口商品中東、中東歐自辦展等展會舉辦,支持在境外參展或舉辦的展會總數量為145個。對企業年度內不超過6個(含6個)展位的展位費最高給予100%比例支持等。

回望2024年,中國外貿巨輪在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海洋中乘風破浪。面對當前復蘇乏力的外部需求,隻有充分認識挑戰、進一步激發“進”的力量,才能推動外貿實現高質量發展。

相關閱讀

       從“新春第一會”透視各地高質量發展三大新趨勢

(責編:楊迪、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