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會”點燃科技創新“強引擎”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節后伊始,各地政府紛紛召開“新春第一會”,搶抓“開門紅”。科技創新,成為會上的高頻詞。
多地將科技創新“置頂”
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今年“新春第一會”上,多地將科技創新“置頂”。
2月5日,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安徽召開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主題直切“科技創新”。
這是安徽連續第四年召開“新春第一會”。不同於往年聚焦“一改兩為”(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今年的主題變化,亮出了安徽緊扣發展大勢,把科技創新“擺在首位”的鮮明姿態。
科技創新正在從地方經濟的“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山東“新春第一會”聚焦“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提出加力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體制機制創新。
湖北武漢已連續五年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從2021年武漢發布科技創新十大行動,到2022年獲批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25年則提出要從科技創新“中心”到“高地”邁進。
此外,江蘇鹽城聚焦科技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四川綿陽提出發揮中國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
加速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如何讓科技創新成果“落地生金”,既叫好又叫座?
在“新春第一會”上,各地紛紛亮出實招,推動科技成果從高校走進企業,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近期“杭州六小龍”爆火出圈,引發各地對浙江科創樣本的關注。浙江“新春第一會”明確,今年將重點做好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改革發展、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兩篇大文章,建立“高校+平台+企業+產業鏈”的結對合作機制。
2月5日,“楚寶”等10款“湖北造”人形機器人,亮相湖北“新春第一會”,向外界展示最新研發成果。湖北提出,將以高校創新體系為牽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加快打造龍頭引領、梯次發展的全域科技創新轉化體系。
廣東強調“科技引擎,市場點燃”,提出要向“轉”發力,及時推出需求側政策,助力完成技術走向市場的“臨門一腳”,跨越科技成果到產業化的“未知前夜”。
“置頂”科技創新,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新春第一會”釋放出的積極信號,正在點燃科技創新“強引擎”。
相關閱讀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6066173860781061.jpg)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