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治理團購券市場亂象

團購券作為一種促銷手段,憑借價格優勢和產品組合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購買。然而,部分商家卻在團購券設置和線下消費環節中“做手腳”,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給團購市場的信任度造成一定程度沖擊。
團購券的使用限制、商品或服務的具體內容等信息,是消費者作出購買決策的重要依據,部分平台和商家卻在信息披露上大打折扣。一些團購券的使用限制未在頁面上明確標注,或者標注模糊不清,致使消費者購買后才發現無法使用。更有甚者,商品或服務的實際內容與宣傳嚴重不符,消費者在實際消費時才發現被欺騙。
退款難更是團購券消費中的一大痛點。部分團購券明確標注“一經售出,概不退款”,或設置極為苛刻的退款條件,讓消費者難以接受。即便消費者在未消費的情況下要求退款,商家也可能以各種理由拒絕,或者平台收取手續費。這種退款規則的不合理,使得消費者維權時困難重重。
上述現象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也違背了市場交易誠實守信的基本原則。平台和商家應填補規則漏洞,切實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讓團購券真正成為消費者享受實惠的工具。
商家作為團購券的主要提供方,應建立標准化服務流程體系。一方面,加強內部管理,通過員工培訓提升履約能力,建立“首問負責+店長兜底”的雙重服務保障機制,實現員工間的信息互通和標准統一﹔另一方面,確保線上線下標准統一,保証線上團購套餐包含的服務項目、使用時段等要素可兌現。
作為團購券信息的發布渠道,平台肩負著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責任,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得到充分保障。此外,平台還應加強對商家的審核和監管,建立嚴格的商家准入機制,對存在欺詐行為或不誠信經營的商家進行嚴厲處罰﹔同時,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及時處理消費者的投訴和糾紛,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維權渠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