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三地經濟總量合計達十一點五萬億元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新十年(大數據觀察)

本報記者  王昊男
2025年02月21日06: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京津冀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增至7個、累計推出230項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同事同標”政務服務事項、京津冀共建醫聯體115個……記者從2月20日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在京召開的發布會上了解到: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分別達到5.2%、5.1%、5.4%,區域經濟總量合計11.5萬億元。

  今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新十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伯正表示,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的新階段。以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為統領,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三地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新兩翼”建設取得更大突破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2024年,北京疏解提質一般制造業企業104家,治理違法建設超2000萬平方米,城鄉建設用地再減量6.6平方公裡。

  “去年,‘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為北京增添了一張世界級的文化名片。”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周浩介紹,嚴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北京不予受理與“四個中心”定位不符的登記業務累計達2.5萬余件,“我們將繼續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組合拳’,用好騰退空間增補公共服務。”

  東六環入地改造具備通車條件、廠通路全線通車、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北京城市副中心連續5年實現千億元投資目標,每年的千億元投資中,政府投資比重持續下降。”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介紹。

  隨著行政辦公區二期建成投用,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有累計近3.3萬名工作人員遷入辦公。“今年,東六環路入地改造工程將建成通車,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將對外開放,‘灣裡’商業娛樂綜合體也將開業運營。”胡九龍說。

  京南120余公裡,一座現代化未來之城正拔節生長。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已累計完成投資8354億元,開發面積覆蓋202平方公裡,總建筑面積達5014萬平方米,4792棟樓宇拔地而起。

  “各類要素加速聚集,央企設立各類機構超300家,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累計入駐企業130余家。”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丁曉龍介紹,2023年,雄安新區推出《關於打造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措施》,目前已累計發放“雄才卡”1.4萬余張,“各類高端高新人才紛至沓來,人心向往的局面逐步呈現。”

  協同創新駛入“快車道”,新質生產力成為“強引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24年,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843.7億元,同比增長12.7%,2014年以來累計超3700億元。

  “充分發揮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輻射作用,我們構建了京津冀科技成果共享庫,聯合繪制了區域概念驗証、中試熟化平台地圖。”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朱建紅介紹,目前,三地已共同資助227項基礎研究合作項目,1.43萬台套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共享。握指成拳,創新提速。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從藍圖到現實,短短一年多時間吸引135家科技企業扎根﹔京津冀國家高新區聯盟設立僅一年,促成34個重大項目落地、120余項產學研合作開花結果。

  “京津冀協同創新已駛入‘快車道’。”朱建紅說,未來,三地將推動出台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專項管理辦法,在津冀推廣“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先使用后付費”等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研究制定促進京津冀區域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推動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最大增量’。”

  集成電路集群,實現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裝備生產能力全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集群,形成國內產品譜系最完整的信創集群﹔生命健康集群,創新藥、醫療器械獲批數量全國領先……“‘一條心’發力,京津冀優勢互補、相互支撐。”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郝莉笑說,“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為‘強引擎’。”

  交通一體化向縱深拓展,打造更加生機勃勃的現代化首都都市圈

  廠通路建成通車,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通行時間縮短約30分鐘﹔京蔚高速全線貫通,河北涿鹿縣實現與北京1小時通達﹔開行環京通勤市郊列車127公裡,京唐城際、京廣高鐵、京九鐵路通勤列車實現常態化運營……

  “我們將繼續著力解難點、疏堵點、去痛點,推動交通一體化持續向縱深拓展。”河北省交通運輸廳一級巡視員趙同安說。

  “去年,天津港雄安新區服務中心實現首批入駐雄安綜保區。”天津濱海新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馬俊嶺介紹,目前,天津港集裝箱航線達147條,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329萬標准箱,海鐵聯運量達137.5萬標准箱。

  “我們將加快建設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趙同安表示,三地將加快推進智慧綠色港口建設,持續提升港口能級。機場群方面,今年將實施天津濱海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有序推進石家庄機場改擴建前期工作。

  交通互聯,“互相串門”已成常態。今年春節期間,三地聯合舉辦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動,豐富多樣的文化大餐將京津冀聯系得更加緊密。

  “圍繞公共服務‘一盤棋’,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北京市通州區副區長姚偉龍表示,將持續推動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資源延伸,推進“通武廊”教育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增強副中心優質醫療資源對“通武廊”的輻射帶動能力。

  周浩介紹,三地合力編制的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已經首規委全體會審議通過。“我們將統籌推進通勤圈、功能圈、產業協同圈建設,打造更加生機勃勃的現代化首都都市圈。”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21日 06 版)

(責編:白宇、衛嘉)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