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際客商遇見“荊楚后廚”:一場農業現代化的深度對話

人民網武漢3月23日電 (栗翹楚、張嬋)3月18日,湖北荊州迎來一批特殊客人——由12家進博會參展外商組成的代表團實地考察當地農業企業。從標准化車間到智慧物流樞紐,荊州的農業現代化圖景讓客商們頻頻駐足。“這裡的產業基礎扎實,合作潛力巨大。”客商們評價道。
客商仔細詢問產品價格。張蕊涵攝
筑巢引鳳:打造千億級農產品物流交易與加工中心
荊州高新區的工地上,塔吊與貨車構成獨特風景。聯投·增益產業園內數台大型機械轟鳴作業,中國供銷·荊州智慧冷鏈產業園門口運輸貨車川流不息,總投資35億元的兩湖綠谷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規劃沙盤前,客商們仔細詢問投產時間表。
這片熱土正經歷著“二次創業”的戰略升級。“我們以‘一心三片’空間格局推進建設,目標直指千億級國家級農產品物流交易與加工中心。”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圍繞建設國家級農產品物流交易與加工中心,荊州高新區重點打造農產品交易批發、冷鏈物流、現代食品加工、研發和跨境電商4大片區,各片區內均有重大項目帶動。農產品批發交易片區,已建成兩湖淡水產品批發市場、兩湖農資農機市場、錦欣水產批發市場、栗滿多全國連鎖供應鏈總部基地等專業市場4家,還有4家專業市場正在建設,全部建成后預計達到年交易量1600萬噸、交易額1000億元規模。下一步將重點引進現代食品加工企業,打造現代食品產業集群。
在聯投·增益楚菜食品加工產業園,外商代表團對楚菜標准化表現出濃厚興趣。這個投資10億元的產業園計劃在保留楚菜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實現標准化生產,“工業化不是取代傳統,而是讓荊楚味道走得更遠。”園區負責人表示,依托於“進博會進湖北”系列活動,公司已與鑫榮懋智利公司簽約,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契機嵌入全球供應鏈網絡,獲取更多上下游資源,讓千年楚菜走出國門。
鏈式躍升:科技賦能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走進華貴食品蓮藕加工車間,客商們隔著玻璃駐足觀察超聲波清洗線運作。振動波在槽內形成密集氣泡,水嫩雪白的蓮藕經清洗后自動進入傳輸帶。“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華貴集團開發的蓮藕菜、蓮飲品、蓮零食三大系列產品已出口美日韓等。”總經理楊福元的話語中透著自豪。據悉,目前洪湖以培育135家蓮藕企業,年加工量20萬噸,洪湖蓮子、藕帶、蓮藕、荷葉茶四大產品獲評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在江陵縣湖北龍生食品,剁椒魚頭、串烤魚排的香氣引得客商爭相品嘗。這家2020年成立的企業依托母公司全球前三的魚加工技術,成功實現淡水魚糜自主出口。核心產品憑借低膽固醇、高白度特性暢銷30余國。作為國內唯一實現淡水魚糜自主出口的企業,其標准化生產車間內,自動化設備正將“荊州制造”推向全球水產加工市場。
洪湖安井食品監控牆上,生產線每個環節實時呈現。投資10億元建設的預制菜基地已開通魚籽福袋、蟹棒、荷香糯米雞等單品生產線,小龍蝦預制菜車間即將投產。作為國內速凍食品業龍頭,安井集團在此布局彰顯戰略眼光。2024年7月入規至今,企業工業產值突破9300萬元。
破界出海: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小胡鴨展館內,鴨脖鴨掌的香辣滋味引發贊嘆﹔栗滿多的貨架上,凍干秋葵的自然翠綠與蜜汁豬肉脯的琥珀光澤交相輝映。企業負責人與客商交換名片的清脆聲響,混合著包裝袋的細碎摩擦,奏響合作序曲。
“希望下次進博會能看到你們,好產品應該走向世界。”新虹橋國際總經理李聰在考察兩湖綠谷時建言。這家深度參與進博會的企業,正是中國農業國際化的見証者與推動者。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以來,受益於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新虹橋國際通過設立多地子公司、並與世界500強企業合資成立“中進國行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舉措,構建起覆蓋進口食品及農副產品、消費品、旅游文化等領域的貿易網絡。如今,依托於“進博會進湖北”系列活動,他們開始將目光投向湖北荊州。
從超聲波清洗的蓮藕到液氮鎖鮮的小龍蝦,從楚菜風味數據庫到預制菜HACCP體系,科技創新貫穿全產業鏈。對於湖北農業的未來,李聰指出關鍵路徑:“湖北農產品要打開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必須對標歐盟等國際標准,嚴把質量關。當‘魚米之鄉’的物產與國際標准深度接軌,才能真正成為聯通世界的‘國際廚房’。”
當長江經濟帶的農耕文明遇上全球產業鏈重構,荊州用工業化思維破解了千年農產品的出海密碼。洪湖蓮藕的跨境電商之旅、楚菜配方的數字化探索……每一步都印証著“九省通衢”的開放基因。在雙循環發展格局下,這場始於田間的品質革命,正沿著科技創新與標准接軌的軌道穩步推進。當國際標准成為丈量發展的尺度,當質量管控化作叩擊市場的鼓點,這座農業大市正以“國際廚房”的定位,在標准化與荊楚特色之間找到平衡點。在進博會這座金色橋梁上,魚米之鄉的裊裊炊煙,正升騰為世界餐桌的裊裊鄉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