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全球“補天”四十載 南極臭氧層空洞不斷愈合

2025年03月24日09:1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全球“補天”四十載 南極臭氧層空洞不斷愈合

科技日報北京3月23日電 (記者李禾)臭氧層空洞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23日,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40年來,在全球各方不懈努力下,99%的消耗臭氧層物質(ODS)被成功淘汰,南極臭氧層空洞不斷愈合,預計2060年左右恢復到1980年前的水平,同時取得了顯著的健康和氣候效益。

1985年3月22日,國際社會達成《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隨后又簽署《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下簡稱《議定書》),開啟全球性“補天”行動。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自加入《公約》和《議定書》以來,多措並舉開展ODS淘汰替代活動。我國累計淘汰ODS總量約62.8萬噸,佔發展中國家淘汰量一半以上,同時累計避免了260多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溫室氣體排放,為推動臭氧層逐步恢復作出重要貢獻,也為減緩氣候變化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國還加強氫氟碳化物(HFCs)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管控,開啟了協同保護臭氧層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新篇章。

“我國創新淘汰替代模式,協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上述負責人說,履約伊始,我國率先編制國家方案,首創行業淘汰模式,先后在化工、家電、制冷、汽車、消防等行業實施了32個行業整體淘汰計劃和400多個項目,支持上千家企業完成替代改造﹔統籌推進高水平履約和高質量發展,制定《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品推薦名錄》,在制冷劑、發泡劑、清洗劑三大領域推薦23種替代品,其中80%替代品的全球變暖潛能值(GWP)小於20,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鼓勵應用自然工質制冷劑。2022年北京冬奧會首次採用清潔、低碳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助力實現全球首個“碳中和”冬季奧運會。

我國還完善履約管理體制,健全履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國家牽頭、省市聯動的履約機制,先后頒布了100多項部門規章和政策措施,推動實施管控物質的全鏈條、全流程管理﹔強化監督執法,在31個省(區、市)實施三期地方履約能力建設項目,組織開展專項執法行動,打擊履約非法行動﹔加強科技賦能,建立四氯化碳生產國家監控平台,實現高風險物質全流程可追溯。

“我們將強化科技支撐、制度創新與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引領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為保護臭氧層和應對氣候變化注入更強動力。”上述負責人說。

(責編:羅知之、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