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現象級創新,中國后勁如何?(讀者點題·共同關注)

本報記者  喻思南
2025年03月31日05: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最近出現了一批創新創造成果,DeepSeek、“杭州六小龍”等火出圈。這種創新勢頭會持續多久?創新后勁究竟有多強?

  ——人民網網友13***0  

  

  DeepSeek、人形機器人、《哪吒之魔童鬧海》,提到近期這些現象級創新,很多人愛用一個詞:橫空出世。

  果真如此嗎?

  來看事實:《哪吒之魔童鬧海》五年磨一片,有的鏡頭耗時八九個月﹔宇樹機器人驚艷亮相春晚,工程師精心調試3個月,這背后是10多年的技術沉澱﹔DeepSeek成立僅兩年,但骨干人員追蹤人工智能前沿將近20年。

  “杭州六小龍”等初創企業的孕育也不是一朝一夕。擁抱新事物,不搞“一窩蜂”,認准正確的事,就堅定不移干。聚集人才、實驗室等資源,打造“熱帶雨林”生態﹔鼓勵企業探索和試錯,推出無抵押的科技金融產品﹔培育“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營商環境。持之以恆,“潛龍”終變“小龍”。

  一鳴驚人,還得益於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持續布局、深度融合。拿人工智能來說:出台國家級規劃,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發布應用場景,促進技術加速迭代。加強人才培養,支持企業、高校院所共建實驗室,組合拳精准有力。截至去年6月,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近6000億元。創新“土壤”肥沃,大模型、機器人順勢“生長”。

  由此觀之,看似橫空出世的創新,背后離不開自身努力、生態培育、政策助力,是各類創新要素日拱一卒、日積月累、同頻共振的結果。

  網友問“這種創新勢頭會持續多久”,道出對我國科技創新的關注。

  看現實:DeepSeek一馬當先,並非一騎絕塵,多個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爭奇斗艷、各擅勝場。人形機器人也不止一家火爆,在機器人產業領域,我國目前有超19萬項有效專利,差不多是全球的2/3。另一個注腳是,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去年我國蟬聯世界第一。在不同的領域,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者正向金字塔尖邁進,不是“一枝獨秀”而是“春色滿園”。

  杭州“六小龍”,成都“哪吒”,深圳華為、比亞迪,北京中關村,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合肥科學島,武漢光谷……放眼中國的創新版圖,到處有熱門“打卡”地。

  “杭州六小龍”火出圈后,不少城市紛紛求解孕育創新的密碼。有外媒說,如今中國地方政府把改善營商環境變成了一場“你追我趕的友好競賽”。

  現象級創新,后勁從哪裡來,未來向何處去?不妨從3個視角來觀察。

  制度優勢挖掘潛力。研發投入年年漲,高素質人才隊伍在壯大,科技成果轉化越來越順暢,民營企業的創新作用越來越凸顯……堅持不懈推進創新,哪裡有短板,就瞄准哪裡發力。沿著對的趨勢和方向持續努力、快馬加鞭,10年間我國的全球創新指數攀升至第十一位,是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創新文化孕育動力。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創新”是高頻詞。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古潤今,創新這個“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正不斷被激發。成長於平視世界的年代,年輕一代底子更好、視野更開闊、心態更從容。

  攻關歷程淬煉自信。《黑神話:悟空》火出圈后,有網友留言:西天取經,最可貴的不是經書,而是經歷,是唐僧師徒走過的九九八十一難。從研制“兩彈一星”到打造中國核電、中國高鐵、中國飛機,直面挑戰,自立自強,時與勢在我們這邊。

  說到這裡,不禁想起一個場景。美國紐約的一家影院裡,在漫威人物與哈利·波特之間,出現了《哪吒之魔童鬧海》的海報。這是一個饒有趣味的意象:在全球創新舞台上,中國創新就像哪吒一樣生氣勃勃地闖進來,走到聚光燈下。

  自立自強,和合共生,中國創新是開放、包容的。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暴風雨最猛烈的地方,將會是“哪吒鬧海”“一飛沖天”的舞台。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31日 01 版)

(責編:袁勃、趙欣悅)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組圖:“開往春天的列車”即將進站
  人民網北京3月30日電(記者王天樂)隨著清明假期和春季旅游踏青高峰季的到來,已開行17年的北京“長城號”和諧內燃動車組,日前完成了首次涂裝大修換新,即將重新上線。 線路開通17年來,每到春季清明節前后,穿行於S2線上的“長城號”內燃動車組與沿線長城、群山、花海交相輝映,常被人們譽為“開往春天的列車”,也已成為首都北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和旅游網紅打卡地。…
北京按下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改革“快捷鍵”
  人民網北京3月30日電 (記者孫博洋)近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數據跨境流動創新發展論壇上,《北京市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綜合配套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 據介紹,《方案》堅持企業視角、問題導向、改革開路、前瞻引領、安全可控,在全面總結評估前期數據出境政策實施效果、深入調研了解企業急需訴求基礎上,從政策供給、數據利用、企業服務、技術應用、產業促進、安全監管等多個維度,統籌提出了一攬子創新舉措,突出系統性、體系化設計,實現了謀篇布局上“由點的突破到面的拓展”,是首個促進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的綜合性配套改革文件,推動數據跨境流動從“以落實國家數據跨境流動基礎制度創新實踐1.0版”向“以促進數據資源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通利用2.0版”加快迭代升級。…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