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用智慧引領智能

人民網南寧4月2日電 (記者許維娜)當東方聖賢孔子,遇上西方先哲蘇格拉底,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廣西南寧,借助AI技術,一場跨越時空的別開生面“對話”正火熱上演。
《當孔子遇見蘇格拉底》精品案例。人民視頻供圖
近日,2025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行。作為論壇創新打造的主題活動之一,2025AI賦能正能量創作大會緊扣“人機共創”“人工智能賦能正能量網絡傳播”主題,正式發布2024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AI精品案例征集展播活動成果。人民網作為《當孔子遇見蘇格拉底》精品案例的創作單位,分享創作背后的思路與經驗。
人民網負責人介紹,該作品是去年在山東“何以中國”活動的爆款。創作團隊打造了孔子和蘇格拉底的數字形象,並讓兩位思想家以微信通話的形式“相遇”,全網點贊超30萬。
去年,人民網孵化了聞一多、張伯苓、孔子、蘇格拉底等數字人。從籌備到落地,時間跨度不到一年,科技實現了巨大進步,數字人形象愈發鮮活,畫面更加高清,制作周期也越來越短。
回顧創作歷程,人民網團隊表示,AI技術的“快”與人類智慧的“深”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孔子數字人團隊為例,為了塑造好孔子形象,團隊整理了超過10萬字的素材,經過反復錘煉,最終呈現出的內容不到1000字。而貫穿其中的“仁”和“善”理念,成為指導AI創作的根與魂。
《當孔子遇見蘇格拉底》精品案例。人民視頻供圖
2022年,人民網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就已成為科技部首批20家“標杆實驗室”。據介紹,為了讓中國主流價值融入AI,實驗室下足了“笨功夫”。通過人工設問、人工作答,並經過嚴格的三審三校,實驗室建設了包含20萬個重大敏感問題的“主流價值語料庫”。目前,商湯、訊飛、騰訊等大模型應用該語料庫后,較好地實現了價值對齊。實踐証明,人工智能需要人類智慧來引領。
近日,人民網與廣西桂林市達成戰略合作,借助“AI桂林”助力桂林建設世界級旅游城市﹔同時,人民網還與廣西日報傳媒集團簽約,圍繞數據要素、人工智能兩大領域展開合作,以“小切口、大服務”的創新應用模式,為未來發展種下了希望的種子,更多成果值得期待。
據介紹,兩年前在202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上,人民網還首次提出了“用AI治理AI”的思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