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力向“新” 科技創新賦能我國核工業發展
2025年04月02日18:02 |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杜燕飛)近期,中核第七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七院)中標“300MVA/3000MJ超容脈沖供電項目”EPC總承包工程。該項目是國內容量最大的超級電容儲能系統,將服務於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滿足核聚變裝置高功率儲能需求,提升“中國環流三號”安全性和穩定性。
在這背后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力量。據介紹,建院60年來,中核七院持續推出董事會建設、實施中高層領導干部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優化機構設置、重塑職級體系、實施薪酬改革體系、“全體中層起立”競聘上崗等一系列舉措。同時,引進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和重點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優秀畢業生,成立協同創新開放基金和創意基金,鼓勵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參與公司業務領域的基礎性研究,營造科技創新良好氛圍。
“‘十四五’期間,我們致力於加快推進鈾濃縮和鈾純化轉化兩大核心業務發展,實現核燃料產業科技研發由分散式向集約化轉變,為核燃料技術科技創新提供保障。”中核七院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鄔小冬表示,未來要依靠數字化實現“智慧院所”差異化突圍,探索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聚焦綠色低碳、數字化轉型,依托智慧核燃料工程中心,搶佔新興產業賽道,培育新質生產力。
中國企業改革研究會研究員周麗莎表示,央企要加大在科技創新方面投入,確保研發投入持續增長,為科技創新提供充足資金支持﹔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引進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科技創新人才,為科技創新提供人才保障﹔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立更加靈活高效的創新管理體系,激發創新活力,提高創新效率。
(責編:王仁宏、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