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低空經濟發展 業界構筑產業發展基礎

人民網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喬雪峰)“低空經濟作為新興業態正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近日,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會長段洣毅在2025年“科技賦能·智領低空——低空經濟論壇”上表示,巨大的市場潛力預示著低空經濟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低空經濟作為新的生產力的代表,是培育競爭新優勢,打造增長新引擎,開辟產業新賽道,增強發展新動能的戰略選擇,是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強國建設的關鍵力量,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段洣毅指出,在技術創新方面,我國無人機和飛艇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消費級無人機佔據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工業級無人機在電力巡檢、農林植保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這不僅顯示了我國在低空技術領域的強大實力,更為低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我國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各地積極布局,為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段洣毅表示,當前,低空經濟正在向更多領域拓展,除了傳統的航拍、執法外,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新業態正在快速興起。據統計,2024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態勢,更預示著其未來巨大的發展潛力。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低空經濟分會會長,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總經理,中航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健指出,作為迅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已然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熱點、新動力、新引擎。
談到低空經濟未來的發展,王健表示,要深化技術創新,加快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筑牢產業發展根基。完善科技成果評價與轉化機制,搭建技術轉移轉化平台,促進創新成果快速產業化。推動建立覆蓋設計制造、運行管理、安全評估等全流程的標准體系,提升行業規范化水平。深化跨界合作,構建“政產學研用”生態圈,形成技術共享、場景共創、風險共擔的協作機制。
此外,現場舉行了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低空經濟分會成立揭牌儀式,並舉行了《低空飛行器用玻璃纖維》《低空氣象雷達》《無人機安防智能巡檢系統》等團體標准的啟動儀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