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顯示:BC技術有助於光伏行業高效率低成本發展

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杜燕飛)近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隆基綠能等聯合發布《背接觸(BC)電池技術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認為,隨著BC電池技術不斷提效及降本,以及全球光伏電站投資對組件碳足跡的關注提升,BC電池技術有助於光伏行業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發展。
《白皮書》指出,在全球能源結構加速向低碳化轉型進程中,光伏作為可再生能源重要支撐,正重塑能源格局。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突破5500吉瓦,其中光伏佔比超70%,將超越風能成為最大可再生能源。
《白皮書》認為,BC電池通過全背交叉電極技術將電池的正負電極全部集成於背面,消除傳統電池正面的柵線遮擋,最大化光吸收面積,實現光伏電池設計的范式轉移,全面提升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實現了光學和電學性能的雙重突破。
“當前,BC技術電池量產效率突破27%,技術成熟度與成本競爭力已直通傳統路線,並已得到第三方測試及戶外應用的驗証。”《白皮書》指出,光伏行業技術演進正圍繞“更高轉換效率、更低度電成本、更廣應用場景”的核心目標展開。未來光伏行業投資的核心,將來自於電池及組件效率的提升,以27%電池片轉換效率為基礎,每一個百分點的轉換效率提升,可為下游電站節約4%左右的成本,可降低電站度電成本3%以上。
隆基綠能總裁、創始人李振國表示,BC技術生態化發展,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兼具包容性與可持續性解決方案。願攜手產業鏈上下游伙伴,以“研發—標准—應用”三位一體創新體系,提升實驗室成果產業化轉化效率,加強產業鏈各環節技術協同性,推動技術創新與終端用戶需求深度結合,為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原行業協會商會工作局局長張濤認為,當前,光伏產業在能源結構中佔比不斷提高,BC技術作為關鍵支撐手段地位作用日益凸顯。BC技術規模化推廣,要通過產業鏈供應鏈協調發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標准體系進一步完善、專利布局更加科學合理,以及數字智能制造技術工藝流程進一步優化,加速降本增效,實現社會協同推動下地更好發展。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太陽能發電分會執行會長吳金華表示,BC技術將推動光伏行業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發展。作為平台型技術,BC技術可與TOPCon(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HJT(本征非晶層異質結)等路線疊加,持續釋放效率潛力。面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電網的挑戰,BC技術的高效與穩定性也為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提供支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