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與增效同頻 推動工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水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我國是水資源極度短缺的國家,面對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的剛性約束,全面推進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緩解水資源短缺、保障水生態安全,是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的重要舉措。
“工業節水減排是發展節水事業的關鍵環節。”日前,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工業門類齊全,企業眾多,工業用水佔全社會用水總量的16.4%,廢污水排放量約佔全社會廢污水排放總量的18%,推進工業節水減排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
近日,水利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構建節水制度政策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30年,我國的節水政策法規標准更加完善,管理效能顯著增強,全國用水總量嚴格控制,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5年下降10%以上。
如何推進工業節水減排?怎樣督促工業企業建立健全定額管理體系和精准計量體系?
在定額管理體系方面,《意見》明確提出,根據工業門類、工藝流程等分類制定用水定額,強化用水定額全過程管理,實施重點用水行業用水定額貫標和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特別是對高耗水、高排放工業項目制定強制性用水定額,強化定額剛性約束。
張旺介紹,在國家層面,水利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制定工業行業國家用水定額,已發布實施工業用水定額國家標准70項。地方層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嚴於國家用水定額的地方用水定額,國家用水定額未作規定的,可以補充制定地方用水定額。
“我們不斷完善重點工業行業用水定額激勵約束機制。”張旺表示,通過推廣典型案例等方式,鼓勵進一步提升用水效率﹔對於沒有達到用水定額通用值(限定值)的已建用水單位,要嚴格執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推動限期實現節水目標。對新(改、擴)建用水單位,達不到用水定額先進值的不得批准新增取水許可申請。
張旺補充,加大用水定額管理執法力度。對於重點行業高耗水工業企業用水水平超過用水定額且未按期進行節水改造等違法行為,依法依規採取處罰措施,落實重點行業用水單位節水法律責任。
在精准計量體系方面,《意見》提出加強工業用水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和動態監管,加快建立用水全過程精准計量體系,著力提升精准計量智能化水平等四方面的建設任務。
“通過完善企業、園區供用水計量體系和在線監測系統,尤其對火力發電、鋼鐵等高耗水工業用水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依法計量各類水源、用途、主要用水系統的用水量。”張旺說,“同時,加強新型、智能節水計量器具的研發、生產和應用,升級改造企業園區用水數字化平台,完善智能化管控、管網漏損監測等系統建設,實現工業用水計量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如何推進工業用水循環利用?張旺認為,應加強工業園區水系統規劃布局,統籌建設新改擴建工業集聚區供水、排水、廢水處理及循環利用設施,促進企業間串聯用水、分質用水,實現一水多用和循環利用。在已建工業集聚區內開展以節水為重點內容的綠色高質量轉型升級和循環化改造,加快節水及水循環利用設施建設。同時,建立企業節水源頭規劃設計、過程監測監控、末端處理回用的“全周期”管控機制,全過程推動工業水循環利用,努力實現工業廢污水“零排放”,促進工業水循環利用。
張旺表示,要將節水制度政策“四梁八柱”總體設計細化為“施工圖”,推動節水制度政策體系落地見效。(實習生胡育文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