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技術標准與知識產權協同 助力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任妍)在全球智能制造競爭格局加速重構的當下,中國制造業正處於從規模擴張邁向質量躍升的關鍵轉型期。如何進一步推動數智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與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余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技術標准與知識產權協同,已成為推動智能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突破性數智技術創新和新型業態正在改寫全球制造業競爭格局。”余江表示,標准引領、數據確權、互聯互通已成為塑造數智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這樣的背景下,二者協同發展,才能助力產業突破發展瓶頸。
在採訪中,余江表示,作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成果,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教授王黎螢的著作《技術標准與知識產權協同推進數智產業創新研究》剖析了技術標准與知識產權協同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余江認為,傳統制造業長期採用依賴單一技術標准或知識產權戰略的線性思維,這使得創新要素相互割裂,協同效率低下。如今,亟需通過“技術標准先行布局”與“知識產權全鏈條護航”的雙輪驅動模式,以及“標准鏈-創新鏈-產業鏈”多鏈融合的方式,重構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邏輯。
在談及該著作研究方法與成果時,余江介紹,通過對403家智能制造企業開展深入調查與實証研究后,系統解析了技術標准戰略與知識產權戰略協同作用對數字產業化創新和產業數字化創新的深層影響機制。“在技術迭代周期短、創新生態復雜的當下,技術標准的前瞻性布局至關重要。這已成為突破知識產權叢林、構建產業創新生態的關鍵杠杆。”余江表示,智能制造產業必須建立標准創新網絡,以此突破技術標准與知識產權協同發展的薄弱環節,實現從“被動適應”到“主動引領”的數智化轉型。
余江認為,全球智能制造產業競爭已進入“規則制勝”的深水區。中國智能制造產業要把握好技術標准與知識產權協同發展這一關鍵結合點,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全球智能制造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推動中國制造業實現從“制造大國”向“智造強國”的跨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